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鲁迅先生本着他的“拿来主义”,有重点地介绍到我国来的日本近代作家,为数不足十人。他介绍这些作家和翻译他们的作品,都是经过严格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借鉴”,为了“取法”,或者用以“比照中国”,借以唤醒我们的头脑,振作精神,奋起斗争。在这些作家中,对他早期思想触动最深的,是白桦派的有岛武郞。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早年弃医就文,是为了唤醒国魂,复兴中华,张民族之正气,扬国民之精神.由于他认为“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摩罗诗力说》),所以从仙台回到东京后,便到处搜求西方各先进国家之科学文化典籍,普遍予以涉猎.尤其对于近世各种启蒙学说,再三致意,勤奋攻读,孜孜不倦.几年以后,他又认识到“欲救中国,须从文学始”,他在署周作人之名写的《域外小说集·序》中说:“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心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  相似文献   
3.
沈雁冰同志是我国文艺界的老前辈.早在“五四”时期,我还是青年学生,就耽读由他主编、经他大力革新了的《小说月报》以及他撰写的一系列评介西方先进文艺思潮和东北欧被压迫民族文学的文章,使我增长了许多文艺知识,开拓了文艺领域的视野,受益非浅.接着还读了他的一些有关古典文学的著作,诸如《楚辞》和《庄子》的注释等等,很佩服他对中外文学都有深厚的造诣.其中尤其喜爱他的《欧洲大战与文学》和《中国神话杂论》两书: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朱受群同志就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时间问题,写信请教杭州大学孙席珍教授。孙教授于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七日给朱受群同志复了信,并附言:“您对于这个问题如有兴趣,可将此信连同您的来信一并在贵校学报上发表。”现将这两封信发表,供研究者参考。孙教授在信中提出的关于对旧资料应细加审慎的观点,是治学经验之谈,对其它学科的研究亦可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