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是显的,但也不能忽视一些问题,其中根源性的问题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客交流未能达到最优效果,没有形成“可理解的对话”,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负面影响。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我们有着重要启示,内蕴于其中的四个要件: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2.
善于发现     
杂志上登载了这么一件事:日本幼儿园的一位女教师在介绍本班孩子的美术作品时,举起了一幅图画,那上面除了一些规则的横竖道道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位老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 “教师数过了,这位小朋友的画中一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班使用颜色最多的小朋友。我为他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而高兴。”的确,这幅画看似一无是处,然而这位女教师却从中找到了孩子的独到之处。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4.
构建回归文化本质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之实践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校园建设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其关键问题在于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也就是说,大学的文化校园应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的功能。循此思路,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应该以大学精神、人文精神、生存方式、以人为本等四个方面作为具体的实践路向,深化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建设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5.
思想教育无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讲 ,其本质无疑就是一种启蒙。教育的启蒙可以分为教育对愚昧和无知的启蒙与教育自身的启蒙。高校更应该发挥思想教育的文化启蒙和文化批判功能 ,最终通过学生、学校这个载体 ,建构新型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而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文化校园很少被详细论述,偶有提及的也仅仅不加区别地将两者放在同一层面上.文章认为,文化校园的创建是一个需要长期创新、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文化校园的理论研究也需要在明晰相关概念的前提下进行.文章在对校园文化、文化校园、大学精神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回归文化本质的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进而达到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几十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比较严谨的理论和科学方法。但是也应看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招生并轨”制度的推行,必然引起大学生们思想上的变化和观念上的更新。这就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对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一个清楚和敏锐的认识,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学生工作理念。一、从时代的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人的一切行为都受思想的支配,而支配行为的思想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校就业政策调整与就业观念转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几次调整的回顾和由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群体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的转变,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调整的依据,同时,探讨了新就业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为我们积极适应就业政策的调整、正确认识就业政策调整对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几十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比较严谨的理论和科学方法。但是也应看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招生并轨”制度的推行,必然引起大学生们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