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汉字化》发表的《由美国的一则民谚说起》这篇短存在的问题,本从思想内容、汉字知识、语言字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批评,驳斥了“汉字是智能型字”的荒谬观点。目的在于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先进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国组编本《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在《季氏将伐颛臾》的课后提示中说:“比喻、排比、反诘、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根据这一提示,卢晓光主编的《大学语文学习指导》(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分析道:“孔子的三次反驳均以急促的语气呼叫‘求’!就是呼告。……  相似文献   
3.
李庆  孙建友 《文教资料》2009,(11):100-102
本文概括和回顾近30年有关研究的教学本质观,横向比较几种典型的教学本质观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新世纪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据城镇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状况来确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和质量,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十分重要。把  相似文献   
5.
6.
张桢  孙建友 《文教资料》2010,(21):165-167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本质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高峰阶段:开拓借鉴、多维思考阶段,继承发展、创新反思阶段,整体反思、综合批判阶段。在不断反思和研究中,我国教学本质研究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批判继承、动静结合,回归原点、回归本体,多维开放、整体融合,提升理论、走向实践,范式变革、走向理解,思维转向、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渐渐地成为我们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当我们看到"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被逐步认可之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文化的组成,不仅包含一些数学史的小故事,也不仅包含数学家的趣闻轶事,还包含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品质,一种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此我们只有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文化的渗透,方能让学生全面感  相似文献   
8.
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切成功的作品,首先有赖于运用语言的成功。(聊斋志异》虽然是用文言写成的,但是它既发挥了文言文精炼含蓄的长处,又避免了滞涩含糊的缺点,大胆地吸取了民间口语和俚语,形成一种古雅简炼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 清代姚鼐语:“诗文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①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写在书上的东西,一定要跟嘴和耳朵联系起来。”②《聊斋志异》虽非韵文,但在叙述性的语言中非常注重叠音词的精当选用,其艺术效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的出现使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依据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和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整合,因此传统的写作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评价等方面要作出变革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