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越发显现出来。但在实践中,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因此需要从语文课外阅读的概念、教育界达成的共识、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育的本质及语文课程观的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通过对西门家庭由盛到衰、由聚到散过程的展示寄寓了“盛筵必散”的悲剧内涵:尘世人生的盛极必衰、个体生命的必然死亡。对“人生有限”的深切体认和对生命存在终极价值和意义的追寻是产生这一悲剧内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野叟曝言》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方法、人生归趋三个方面严辨儒家和佛老之不同,以儒家思想为依据,对佛老思想进行了全力批判。《野叟曝言》的反佛老思想极为偏颇,但也指出了佛老思想缺乏社会实践与参与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4.
把握中国古典诗词相通的主要方面,在深刻理解其创作精神和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探寻诗词赏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进行古典诗词解读的一条有效途径。大致说来,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可以从创作背景、场景转换、心态历程、艺术表现、文学史观、历代集评六个方面入手并顺次展开。在对创作背景的确实了解中,准确定位作品的创作基点;在对场景转换的真切感知中,直观把握作品的文学形象;在对心态历程的细致疏解中,理性追索作品的思想脉络;在对艺术表现的综合考察中,全面解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在对文学演进的历史审视中,深入领会作品的创新之处;在对历代集评的酌情参考中,积极吸纳作品的历史评价。如此,既能够达到对诗词作品的准确理解和系统把握,又可以在步步切实、有辙可循的系统训练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解读诗词的能力。循此思路,本文选取李白的名篇《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进行了释例性解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