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些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伊时间、总价=单价伊数量、总数=平均数伊份数等等,类似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长方形的面积=长伊宽,由于这种内在相似关系,许多实际问题,可以构造长方形来寻求突破口,从而巧妙解决应用题。1.计划数与实际数问题。例1援某工程队修一条路,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  相似文献   
2.
许多同学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自己的作文水平比较好,但考试时,往往一看到作文,就头脑发胀,像乱麻一样无法理出头绪,因而作文写得很糟。其实这是因为考试时精神紧张而造成的。那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点做起:1.调整心态,克服畏惧心理是写好考试作文的前提。同学们不妨将每次考试看成是一次练笔,紧张时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我的作文水平一直很好,再说以前那么多的大考小考都过来了,还怕这一次不成?待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继续思考。同时,要调整心态,看轻考试的分数,这样才能放松情绪,从而发挥最大的潜能。2.注重方法,改变…  相似文献   
3.
【第068题】有一把长9厘米的无刻度直尺。请在直尺上确定3条刻度线的位置,使量1厘米到9厘米的所有整厘米的长度都只需一次。请至少设计出3种方案。(远山供题)  相似文献   
4.
最近,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其中一位老师执教了“认识几分之一”,在教学的巩固环节,出示了一些图形,让学生判别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3,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图形(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一堂课仅有40分钟,许多老师为了达到课始的先声夺人,而不惜大费脑筋地对导入情境进行新潮的包装。但这种过度包装的情境会不会因“虚”而“衰”呢?下面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这节课的两次导入片断,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的视角思考,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创造学的契机,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呢?  相似文献   
7.
好奇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初的求知欲都是由好奇心发展而来的,且伴随着知识、能力的增长,他们的好奇心会进一步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增强。大凡优秀的数学老师,总能设计出具有奇异感的练习题,从而产生“奇”效。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具有奇异感的练习题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因而作为数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充分有效地使用各种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发挥.那么,教者又该如何有效地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呢?下面结合<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在分别进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与“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时,学生学得很好,一旦进行综合性练习,则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应该用乘法还是除法计算,即使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要求学生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判断用何种方法。在和学生沟通时,学生回答:“老师,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比如乘法实际问题,无论是书上的练习、还是补充习题,都是用乘法计算;如果学习除法,就用除法计算,基本上不用动脑筋,猜也能猜出一大半。放在一起,我们就不太明白了。”  相似文献   
10.
在成人的眼里,数学是逻辑的、系统的、严肃的、科学的。在实际教学时,教师总希望将数学教的严谨、科学,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总结了许多规规矩矩的条文,并将其作为经验不断地加以丰富。在这严谨、科学的背后,是不是一种“吃力不讨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