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基本读本。编写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它必须让学生爱看、爱读,打开书本就能够情不自尽地一页一页往后翻,愿意读完它,而不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看它,不考试则放在书包里,再不碰它。这就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可读性原则。 为了让学生爱读历史教科书,要解决好很多的编写思想和编写技巧。但是,在目前情况  相似文献   
2.
日前,我国最大的教育软件企业──科利华软件集团研制成功的“CSC电子备课系统”(历史版)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开始走向现代化。在去年10月召开的“CSC教育软件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的一千多名历史教师看过该软件后,盛赞它“将有可能为历史教学带来一场革命”。下面就这套优秀软件的有关设计思想和基本框架内容作一详细介绍。一、为什么要促进历史教学的现代化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历史教学资料匮乏的难题。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世界历史更为久远。历史涵盖了人…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8月中旬在承德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有80余人,越南历史教育学会和日本历史教简者协会派代表团应邀出席会议.会议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及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  相似文献   
4.
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任务、目的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对之十分重视;并在制订过程中充分地吸收从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关于历史教学能力问题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听取了在第一线教学的老师们的意见,力求科学、合理,有利于教学的实际。如何认真学习、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1994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第三届第三次年会在山东临沂市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之中有来自中学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各地区的历史教研员、高等师范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历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及出版单位的编辑人员。日本上越大学社会院院长二谷贞夫教授应邀参加了大会。代表们为大会提交论文40多篇、专著10余种。  相似文献   
6.
综观古今中外,教育与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关系从来是十分密切的。它总是立足于时代,紧密地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时代的精神始终是历史研究和教学的脉搏,这是从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看的。同时,从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看,也莫不如此。孔子的师徒个别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政治的思想的斗争归根结底都要受那个时代的经济制约,只有研究、讲授好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史,才能最终解释清楚该国家该时期的政治史和思想史,才能阐发清楚历史发展法则,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史的内容包括着人类在各个社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辩证发展关系和规律。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史的重点应该是人与人的阶级关系。中学历史教材里的经济史内容,有的独立成章或是专题,有的是与政治史、文化史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的,体例并不一样。但是,作为一种类型的教材,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反映课时少,教材内容多,难以完成进度,无法保证质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教学提高质量,听了宋毓贞老师的讲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宋毓贞老师是一位有四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今年已七十岁。解放初期,曾多次举行观摩课,给许多历史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人帮”横行时期,宋老师含泪离开了教学多年的学校。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又青春焕发重返学校第一线。我们曾连续听了宋老师几节课,启发很大,受益颇多。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下面以《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9.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学生问我一些关于中学历史课发展学生智力的问题,现将部分交谈内容摘录如下,请大家指正。学生:发展学生智力,是中学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是,到底要发展哪些智力,它都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并不很清楚,您能给说说吗? 答:一些文章和讲话把中学历史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容,归结为“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四个方面,认为这些就是历史课要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课题。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这些文章和讲话没有。学生:是有这样的说法。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不。我不同意这种意见。学生:为什么呢? 答:把中学历史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容说成是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这一种意见,是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的,或多或少地忽视  相似文献   
10.
1993年7月26日到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华历史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改革的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中方代表有中央教育研究机关、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有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者,有各省市的历史教研人员和优秀历史教师;还有与历史教学、历史教材有关的出版社和杂志社的代表,共113人。外国代表有来自日本、韩国、丹麦、美国和英国的专家、学者11人。台湾地区的专家代表也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中外代表提交的论文6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