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散要“后采而先意境”,“诗的散”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其因素和条件为:化景物为情思;具有情感的主色调;主体与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民族形式,特别是文学的民族形式,是一个历史的变动的范畴,它是随着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以及更从而在民族的文化与文学的内容中所发生的变化而改变的,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的诗歌当然也不例外。我国诗歌的民族形式就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在继承本民族优秀诗歌传统和吸收外来诗歌营养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国诗歌的民族形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从古老的《舜典》开始,诗与歌并称,阅读与吟唱同步进行,《诗经》和《楚辞》便是如此。但到了汉魏六朝,汉赋、五七言  相似文献   
3.
散文创作须有学识,更须有真挚的情感,真情就是散文的基础;同时,散文的美也是一种善,其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正因为它善。符合善的规范,是散文的前提。因此,散文的情感美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无我之境—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孙景阳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充分地体现了艺术美。特别是在诗歌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中,人们更是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是因为从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的民族特质来看,与西方古典美学...  相似文献   
5.
(一)读完杨金砖同志的诗集《寂寥的籁响》,掩卷冥思,感慨颇多。作者原本是学理科的,其大部分时间也均放在理科的学习上,他编著的《汉字计算机实用教程》一书自1995年公开出版后,曾再版多次,被部分学校列为教学用书。除此之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能静下心来进行文学方面的修炼,在绚丽的诗歌百花园里辛勤耕耘、浇灌心血、修枝理叶,实有些让人喟叹!《寂寥的籁响》是他精心培育的第一朵花。尽管它开得“寂寥”,长得稚嫩,但花的美或淡或浓或显或隐地呈现在诗句之中。这使我想起了陆游教诫儿子的诗句:“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6.
散创作须有学识,更须有真挚的情感,真情就是散的基础;同时,散的美也是一种善,其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正因为它善。符合善的规范,是散的前提。因此,散的情感美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
8.
语言诗化的方式多神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生动形象化、情感化、悻谬化和陌生化,而妙用动词是其最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具有无可替代的审美功能。一、妙用幼饲.可使诗的语言更为生动形象.增强绘画美和动态美。诗人须力避抽象的推理,概念的罗列和空洞的叫喊,须选用新鲜活泼的形象、生动优要的画面来感染读者.要求语言形象主动。动词的妙用,往往能成功地达到这一目的。无论是景物描写过是人物描写.只需巧用几个动同,全篇顿时灵动生辉。首先,在景物描写中.动词能使笔下的景物由静态变为动态.赋予无生命的景物以生命的活力,美化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10.
记得在<古今笔记>中,记叙了这么一则故事,读之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