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关键是开展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兴趣越高,学习就会越轻松,掌握的信息就会越多,记忆会更牢固,在实践应用中也越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如何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孙艳宁 《课外阅读》2011,(6):182-182
英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学生中间,乃至整个社会都已形成共识。但这并不代表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相反,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诸多学科和教师的高压以及英语本身与母语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困难和枯燥,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了学生不愿上英语课,英语课变成了“瞌睡课”(学生听不懂,如同听天书),不做英语作业的严重现象和问题。那么,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己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