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利用常压加热干燥法测定了速溶豆粉中水分,并对水分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计算,最后合成出水分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孙长华,陈叶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初、高中阶段又很少接触过外语听力训练,更没有听过英美国人的讲话,而大学英语大纲又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并要求:“能听懂英语讲课,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目标确立上,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设情境时,定位于民主和谐氛围的营造;激活话题时,侧重于师生、生生的互动;鼓励评价时,着眼于评价主体、方法的多元,使口语交际教学更富人性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研究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实施策略对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举办各类读书座谈会;经常向学生介绍好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反思.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从生理学角度看,就是人脑的机能品质。人脑的机能,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能使身心向健康人方向发展。有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使人的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反应适度。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处处充满着丰富的心理内容,通过心理反映作用于人的机体,靠人的心理平衡与心理活动来维持。而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人心理健康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口语交际"课程标准"是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的,3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引  相似文献   
8.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业有成,但苦于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给学生以学法上的指导,使之不再困惑。本文提出的三种学习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习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1.自学法自学是一种以自我为主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和训练,不仅不能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