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简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滚动轴承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历史,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时期及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其间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展模式,工业规模地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机械专业实践课程综合改革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首群 《高教论坛》2012,(3):62-66,95
针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存在的时间短、内容浅、基地难以落实以及学生求职过程中碰到的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脱节等问题,提出了多层次、全方位"块+线+点+面"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革新思路,以寻求更好地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完善,逐步形成一套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学科最新研究成果、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与技能需要、拥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课程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气管道专用检测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管道内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的环境自学习网络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学习判断。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管道机器人的运行轨迹进行自学习跟随,同时解决了管道机器人障碍物识别与规避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管道机器人的环境识别、路径跟随与障碍物识别等功能,符合管道检测的实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机械动力学"是我校机械类本科专业基础课,为了顺应德国ASIIN评估专业的需求,同时培养具有欧洲工程师资质的学生,亟需从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开展改革。本文就教学及考核环节中的各项内容结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探索提高学生参与性课堂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多方式考核体系,逐步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追求知识的局面,使得学生能够积累更多实际应用课题视野与经验,为毕业工作或深造更快适应项目及课题要求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无标定情况下的视觉定位是机器人视觉伺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快速自适应滤波的机器人无标定手眼协调方法。首先根据机器人三维基坐标建立运动空间和图像特征空间的微分映射关系,在不预先标定视觉传感器与机器人参数情况下,设计一个直接估计增益矩阵 Kk 的自适应滤波器,在线辨识图像雅可比矩阵。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状态估计的初始值,在此基础上设计视觉控制器和计算运动控制量。在 MAT?LAB 环境下建立机器人手眼协调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将该方法用于观测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定位反馈,并对机器人空间螺旋运动的跟踪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滤波器能够完成不规则环境下视觉引导的追踪任务,定位效果优于常规卡尔曼滤波和 Sage-Husa 自适应滤波,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腔体类铸造零件机器视觉系统中的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度矩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提出了以模糊模型代替阶跃模型,将误差函数运用到矩方法的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实验对检测精度和运行速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灰度矩边缘检测算法比传统算子具有更高检测定位精度和更快的速度,可满足图像目标高精度实时在线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气管道运输系统存在的固液两相流对管道弯头的冲蚀破坏问题,采用CFD软件Fluent中的DPM和k-ε模型模拟多相流冲蚀现象。分析弯头内流场压力流速分布和颗粒运动轨迹,找出弯头最大冲蚀率与冲蚀位置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弯头内45°外侧壁面区域流场压强最大;弯头内流体流速在弯头内侧45°近壁区域达到最大值,其附近有二次回流现象。弯头冲蚀率最大值出现在弯头外侧壁面40°~50°之间,且随着流体入口速度和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