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思维指的是教育者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数学素材进行具体化的数学构思,形成数学运算,属于一种动态式的数学活动。当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者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本文首先概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其次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季俊 《中小学电教》2011,(12):71-7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也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因此,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学具在数学教学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使用学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将会发挥其他任何辅助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打造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