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试图在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提出并强调“北平现代主义”的意义,在非西方国家的欠发达城市和作为国际性文学潮流的现代主义之间的重重张力中,探讨“北平现代主义”所蕴含的复杂的文化政治意义。通过对卞之琳、何其芳和林庚三位诗人的文本细读,考察他们在面对落后的都市现代性与严峻的政治危机时,如何以各自不同的美学形式,将他们独特的城市经验提升到现代性的强度和普遍性的高度上。结语部分则试图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进一步展开对“中国现代主义”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季剑青 《东方文化》2002,(5):101-105
明清易代之际的巨大变革,带给士人以深刻的创伤体验。作为化载体的士大夫群体,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明代的制度、学术和历史进行反思。我在这里所关注的是“人”一词在当时语境中所具有的贬抑性含义、尽管在士大夫那里,“人”始终和“规模字句”“不务世事”等负面评价相关,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以来,学术史研究日渐成为显学,清理过往的学术传统,从中寻找学术资源,乃至为自己的学术研究确立某种方向,已成为许多学者的自觉追求。然而在此过程中,学术史研究本身,在专业化潮流和学科体制的“规训”下,也逐渐变成了某种以“客观知识”面目出现的学科领域,而与学者自身的困惑、反省和探索似乎脱离了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前,曾在《新青年》和《甲寅》上发表过短篇小说译作。胡适早年的文学翻译活动体现了借助翻译来改进中国文学的设想。民国初年黄远庸、陈独秀等人也有类似的思路,但文学翻译在当时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当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在《新青年》上引发了白话文学运动之后,外国文学的翻译才真正地被转化为创造新文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①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由于文字和时代的暌·隔·,往往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为了使经典成为一般读者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前辈学者做出了卓越的努力。②1938年,朱自清受杨振声的嘱托,  相似文献   
6.
1930年代,林语堂在小品文的理论表述和创作实践中标举“个人笔调”,一时间颇有影响。然而,“个人笔调”并非如林语堂自己所说是个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乃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文本策略。他通过将“个人笔调”从具体的内容和对象中剥离出来,成为纯粹形式层面上的“笔调”,一个自由的、独立的、无所不在的而且也是抽象的创作主体(“个人”)得以被建构起来。这个空洞和高度抽象化的创作主体,因此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也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自己。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郑振铎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鼓吹社会改造思潮,其社会观受到美国社会学家吉丁斯的影响,注重思想感情在社会形成和构建过程中的功能.郑振铎的文学观承续了其社会观中包含的对"社会"的理解,强调作为文学要素之一的情感的普遍性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郑振铎与郁达夫等创造社作家文学观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即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社会观,这与他们各自不同的发言位置以及更早时期所置身的不同的思潮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季剑青 《教育学报》2006,2(5):84-89
1930年代前期,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以“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为宗旨,在历史考据占主流地位的学术氛围中,显得颇为引人注目。一方面,新文学是通过反抗古典文学传统来建立自身合法性的,而另一方面,当时的大学国文系普遍仍是以古典文学课程为主体,在此条件下,大学国文系如何展开对于新文学的想象?古典文学可以成为新文学的资源么?本土传统如何与现代诉求相调和?1930年代前期清华中国文学系对新文学的想象及其挫折,折射出的正是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当被问及对时下正在热播的“百家讲坛”有何看法时,他的回答颇为精彩:学术通俗化,这是学术本身和社会大众的需要,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该大力表彰。问题是,现在受众的水平就是这个样子。多年前,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本意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但这个通俗的小书现在也成为经典。当时的中学生,就有那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