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本文主要讨论美食概念的源头和流变,从而认定其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古到今一直被当作烹调操作调味品的食醋,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曾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化学原始形态的中国炼丹术中,醋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而且也是常用的酸性试剂和粘合材料,只是在外丹术逐渐式微并被近代化学取代以后,食醋才退出化学家的视野,成为食品专家和厨师的专宠。因此当我们今天重新研读这些炼丹著作时,才觉得作为东方神秘文化精华的中国炼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仍然有深入探讨的必要,而且也完全有可能从其中获得某些真正的科学精华。  相似文献   
3.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律和自然哲学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基本框架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在"西学东进"和封建王朝覆灭的大背景下,其所覆盖的学术范畴日渐式微,至今只有中医仍以它作为理论框架,并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而继续传承和演进,而原本就没有系统引用阴阳五行的中国传统饮食,也依然若隐若显地存在于它的哲理之中,本文称之谓"碎片化的阴阳五行说"。当我们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哲理基础时,应该、而且、必须认识这种"碎片化的阴阳五行说"对中国人饮食生活的影响,并且以批判性的思维对它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烹饪申遗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务院已经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有关饮食类的项目缺乏应有的规范,显得异常零乱,特别是与中餐有关的项目,不仅抛开了红案、白案等传统的工艺分类,更使得中国烹饪技艺失去了整体面貌。由此笔者在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上提出的以"中国烹饪"为名目的申遗主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也招致一些人的反对。这场争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产生什么影响,目前尚难预料。但一些真正的饮食文化研究者,必然会将讨论引向深入,回应社会世俗力量对中国食学的偏见。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初期的法国人布里亚—萨瓦兰是西方人尊奉的美食学鼻祖,他的传世名著《味觉生理学》(中译本叫《厨房里的哲学家》)被称为"两百年不衰的饮食圣经"。他略晚于中国袁枚,我们将《味觉生理学》和《随园食单》对照阅读,很容易体会到中西食学美食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孔孟食道"是赵荣光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传统的核心概念,他所剖析的重点是"足食节用"。在他的启发下,本人仔细地研读了先秦儒家的元典著作,认为"孔孟食道"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内涵:1上下不移,仁礼为先;2以食养志,取之有道;3足食节用,崇俭抑奢。中国历史上不乏躬身践行孔孟食道的英明帝王和志士仁人,却也有因骄奢淫逸而导致亡国灭族的惨痛案例。解放前夕,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对策"以及毛泽东在进京前的"赴考论",实际上都包含有孔孟食道的基本精神。饮食,看似日常生活琐事,但不择手段地追求精美饮食,不计后果地挥霍劳动人民的血汗,必将导致亡党亡国。针对当前中国的反腐倡廉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高潮,深刻理解孔孟食道,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