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用历史上志士仁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唤起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用"厚德载物"、"和为贵"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起宽容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用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激励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意识,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教学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天地广阔、资源丰富,选材灵活、兼顾方便,彼此促进、互利双赢等许多优势.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教师身教是其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让所选例证既能发挥揭示语言规律的功能,又能起到情感熏陶的作用;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让学生重点阅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深厚的民族精神的文化经典作品;与此同时,通过教师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力求使民族精神教育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药》和叶圣陶的《夜》在思想和艺术的许多方面既有好些相近甚至互通之处 ,又分别呈现着各自鲜明的特色 ,可谓异曲同工 ,各具千秋。本文试图从标题艺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技巧和创作风格等五个方面的比较中 ,来领略和欣赏两篇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的应试能力还要不要培养以及如何培养?这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做出回答的重要课题。魏书生同志在教学实践中已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反复验证,并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见《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2期)一文中,就怎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个问题,公布了一套具体的做法。不料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汉语成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富有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条成语,却蕴涵着元宵节日的“放灯”习俗、语言文字的“避讳”风气、“放火”有罪的价值观念和“官民对立”的社会现象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宁佐权 《教书育人》2000,(20):34-36
语文教育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一门最具专业性和师范性的课程,它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影响本专业培养规格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法码,因而人们对它的教学质量也就一直存有很高的期望。可是,实际情形又确实不容乐观。首先,这门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理论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问题多而结论少的领域,在这里,甚至有些基本概念也还没有获得肯定而又清晰的解释,至于分歧己久仍各持己见的问题之多,大约也是在诸多学科中少见的。其次,本学科作为一门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其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与学科教材需要稳定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因而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向来存在只重语文的工具训练 ,忽视思想人文因素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思想人文因素 ,轻视工具训练的倾向。要有效地防治这两种不良倾向 ,就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语文工具论的基本精神 ;深刻领会新颁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作出新的表述的真正意图 ,弄清楚这个表述与叶圣陶、张志公语文教育理论所存在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批驳了“把传播道德和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观点。认为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是培养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传播道德和文化是各科的共同任务,语文诚然是这方而的有关学科,却不是唯一的学科,要求它“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相似文献   
9.
宁佐权 《教育探索》2002,(10):69-71
中学语教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可谓“得天独厚”;②语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意志和毅力的教育方面堪称“近水楼台”;③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协调人际关系、排除心理障碍方面可谓“技高一等”;④语教学在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感方面更是“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0.
忠贞既是一种操守,也是一种气节;在中国古代,它主要是指对君主、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孝亲则是子女感恩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炎黄子孙做人的重要标准。它们作为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汉语成语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蕴涵着忠贞意识和孝亲情感。语文教学充分利用相关成语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学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意识和孝敬父母长辈的情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