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隋朝的使职计有十一种,设置次数频繁,充使的官员很多。与前朝相比,出现了使职久设不废、相互兼充等新的特点,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执掌地方诸州(郡)军政大权的使职,一改过去那种使职只是临时差遣、了解民情的格局。究其原因,是与隋朝罢郡为州,在地方实行州(郡)、县两级制密不可分。隋朝使职的设置特点,对以后的唐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两《唐书》《则天皇后本纪》、《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唐会要》、《资治通鉴》等基本史料均明确记载武则天在太宗崩后曾入寺削发为尼一事。该事自唐至今已为一般人所确认,绝少有人怀疑之。今人、台湾学者李树桐先生对此持否定态度。他在《唐史考辨》一书中认定武则天根本不曾入寺削发为尼,史书所记纯系史官伪造,并提出了五点证据。为讨论问题方便起见,我们将李先生所述归纳以下三个要点:(一)武则天入宫为高宗昭仪的时间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因为该年忌日(太宗崩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宰相称谓有22种之多,可分为正式宰相、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同平章事、同三品等五种类型,后两种类型是唐朝首创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的发展过程,最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一种称谓。唐朝宰相称谓的这种变化规律,是与当时盛行的使职差遣制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胡如雷先生的治学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特点: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历史研究,强调“论史结合”,重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隋炀帝首征高丽动用的军队有1133800人,现存史籍有两种记载:一说其为隋军总人数,一说其仅为陆军人数。从而引发了学界的两种不同观点,迄今未有定论。经考证,这一数字应为隋军总人数,其中陆军约1046600人,水军约70000人,蕃兵约17200人。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长子李承乾在被立为太子17年后,最终因谋反而被废,教育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唐太宗在教育上存在四点失误:(一)没有抓住李承乾思想变化的症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二)所选东宫辅臣只知犯颜直谏,多不称教化育人之职;(三)不懂得批评艺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四)表达爱的方式不当,使承乾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7.
戒烟记     
甲哎!吸烟吗?乙(习惯动作)来!给哥们儿点上。甲别做梦了,我哪儿有哇?说实话,今天班主任李老师找你什么事?乙(垂头丧气地)唉!别提了,还不是因为吸烟!甲怎么,老毛病又犯了?乙不瞒你说,戒了好多次了,就是戒不掉。一天不抽,手痒心也痒。甲你每天吸烟,你老爸不训你?乙他呀!每天两盒烟,人送外号“老烟枪”,瘾比我大,他才不管我呢。甲好嘛!“老子英雄儿好汉”,谁也甭说谁。哎,李老师这“关”是怎么过的?乙别提了!一开始,我来个死不认账,给她个“铁嘴铜牙纪晓岚”:就是没抽。甲对!不能说出“密电码儿”。乙李老师说:“把手伸出来!”甲伸了吗?乙伸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