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刑事实证学派与刑事古典学派的基础理论并不总是处于对立状态,刑事实证学派理论产生的原因体现出两种理论的共生性;理论研究目的的一致性又决定了两种理论并行存在的可能性;两大学派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双重属性而非单一性与犯罪学、刑法学科的交融而非绝对排斥的理论内涵再次验证了其统一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犯罪与被害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关注被害人成为控制犯罪的重要途径。而恢复性司法这一缘起功能成为恢复性行刑具备犯罪控制功能的内在原因。恢复性行刑不但能使施控者与一般社会主体在与被控者互动交流中淡化犯罪标签作用,还可实现管理信息与反馈信息在施控者与被控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提高司法控制功能。开放性的恢复性行刑模式通过培育服刑人员的"羞耻感"与利用"熟人社区"实现了对服刑人员的内外控制目的,大大增强了犯罪的社会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两种公法上的责任,分别隶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规范体系。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作为公法上的制裁手段两者又存在不可抹煞的联系。就同一个违法行为而言,两者有时交替使用,有时却又相互排斥,如何解决行政处罚与刑罚在适用上的关系,对于落实行政处罚、刑罚的目的与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