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诗人在田园诗中体现的自然观以及渗透的文化底蕴,从而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对自然派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疆的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引发高度关注,特别是每年都有大量少数民族毕业生未就业离开学校,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已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就业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结合工作实际,在查阅大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的及对他们开展就业服务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层面上提出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初步结合过程中已经孕育了"四大"方法论,这标志着毛泽东方法论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赏析】本诗塑造了拜伦眼中的一位完美无瑕的女人形象。传统的情诗常把美女比作鲜花,但拜伦在诗的开始却独树一帜,把她比喻成皎洁无云且繁星闪闪的夜空。温柔夜色衬托出她风姿与秋波中明与暗的完美结合;她的秀发、神思中流淌出完美的风韵;她的动人气质和纯洁心灵映射了美与善的融合。这样,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形象便翩然而至,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以“读”为本,是开启英语世界的金钥匙。 毛泽东曾说过“语言的掌握是要下些真功夫不可的。”古人就对“读”这一功夫作过许多肯定与推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些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语言的学习是要符合从量变到质变这一原理的。同样作为语言的一种的英语也只有多读才能达到“胸藏万江凭吞吐,笔者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具体来说,第一是先选好教材,即精读课本、泛读课本。精读课本要求熟读背诵,或干脆叫《熟读背诵课本》,应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规范,易于形成能力,适合自己朗读背诵的文章组成,并辅以有关参考资料即可。比如《新概念英语》及辅导手册。它就具有语言地道篇章短小精悍、故事有趣生动,且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独到特点。所以很适合于英语自学者的基础学习。泛读教材指的是广义教材。凡是与英语相关的报刊、书籍、图表都可多接触,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第二是着手精深地熟读,开展广泛地阅读。古人阅读讲究熟读、深思和背诵。朱熹主张“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精读课本的学习就是要这样体现了一个“精”字,使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具体使用起精读  相似文献   
6.
面对英美诗歌教学边缘化的险境,本文基于文学研究中的传统批评、新批评和读者反映论,提出了有效、有用、有氧的三原则,建构并实施了"问题双环"教学模式。立足问题、入诗境,提高学生对诗人创作背景的洞察力;着手内环、品经典、练内功,确保英美诗歌成为学生练就英语功底的最佳资源库、首选训练场和灵感发源地;着眼外环、增体验、悟人生,实现经典诗歌作品的人文关怀。总之,"问题双环"英美诗歌教学模式从宏观和微观、纵向和横向多视角、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感悟英诗的的神韵和美妙。  相似文献   
7.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众多,通过对新疆×××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并结合他们高考志愿填报和毕业就业去向情况,从少数民族成长环境、家庭影响、中学教育、大学专业教育,择业观念变化,就业选择等多方面分析讨论少数民族学生对职业认知、对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了解,职业能力培养,择业偏好等特点,客观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给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甘南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社会组织等层面的努力下可助力区域乡村振兴。文章依据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数量、种类,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希腊英雄阿喀琉斯,隐喻了希腊文化中人类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阿喀琉斯个体与个性追求的狂放不羁和无拘无束代表了希腊文化中的个体自由意识;阿喀琉斯缺乏理性的易怒性格又成为希腊文化中追求自制的反面典型;阿喀琉斯的“脚踵”,即他的致命之处,表达了人类自知个体生命的无穷追求与命运的惩罚之间的矛盾构成的悲剧意识。在这3个层次上,希腊文化表现出了人类从意识到自身超出其他存在,到以理性为动力不断超越自身,再到意识到人的局限性的人类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10.
自然派诗人的其敏锐的领悟力,生活在与自然间距很小的环境中,发现自然以其永恒不变的范式为人类提供了理性的象征。华滋华斯与陶渊明是英中诗坛上杰出的并且极具体有性的自然派诗人,他们都在各自的国度里开创了一代诗风。但由于中英两国的历史传统和化背景不同,两人的田园牧歌分别呈现出了狂放与飘逸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本仅就两人在诗歌内容以及其诗性哲学中体现的艺术风格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