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童年时,我喜欢听这首歌,仅仅是因为喜欢宋祖英甜美的嗓音;长大后,我更加喜欢这首歌,因为,现在的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才真正体会到了这首歌中所包含的,教师这门职业中所有的平凡与不平凡。我依稀记得,当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不小心磕破了额头,是我的老师,顶着烈日背上哇哇大哭的我去医院包扎;我依然记得,小学时的班主任万老师,年近退休而且有心脏病,经常能看见她从书包里拿出药片服下,当她实在不能上课的时候,还对我们瞒着病情,生怕我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中小学生不能留级,要求取消小学生升初中考试,全部就近升入中学。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也给初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给数学、物理这些知识梯度性强的学科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本来就参差不齐,又面临着新的、繁重的课业任务,势必形成两极分化,使得原本基础差的学  相似文献   
3.
现在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历史成绩较好,但在进入初中后不久,历史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学习分化现象多有出现。这对大面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历史教学任务造成很大压力。我们经过实践探索,具体做法试归纳如下,以就教于方家。一、研究学生思想实际加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水晶心     
有时候我觉得生活太平淡,平淡得让人觉得是在消磨时光。我厌倦了这种生活,只好拿起书本,漫不经心地瞟上两眼,与同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轻飘飘的话,打发着时间。一个有些寒冷的下午,办公室里涌进一群人来,领头的是学校领导,后面是一个学生的家长和亲戚,他们都很着急,语速快而急。“孩子不见了!”“她妈妈在哭!”“能去哪里了  相似文献   
5.
看法和希望     
《河南教育》曾伴随我们从初出茅庐,直至成长为接近成熟的教育工作者。在她创刊25周年之际,作为热心的读者和作者,想对改版后的《河南教育》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有识之士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它对中小学生身心和文化素质发展和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有关数所表明,我市小学有问题的孩子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0.4%,初中为50.4%主要表现在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如有教师把作业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例如同一个字写一遍与写几十遍,效果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重建我们的“教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改,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讲,课改要树立新理念,转变旧观念,在观念思想得到有效转换之后,才可能在方法、技巧层面上入手。教学观念是对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基本看法,在课改中,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等等都需要重构。本期“课改在线”编辑了四篇教学观念转变的文章,涉及到教材观、教案观、学习观及考试评价观。这四篇文章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顾及到具体的细部处理,对正在进行课改的学校、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需要学术上的理论思辩,也需要操作层面的示范,同时欢迎兼具二者特色的文章,这是本栏目的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要搞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那么教师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1999年春,笔者曾对本省两县50所中小学的10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前,教育改革已由教学方法领域推进到教学内容领域,在改革教材的同时,也推动了教材运用观念的转变。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不可或缺的中介,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和遏制其创造性的“囚笼”。因此,如何使用教材已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讨的课题之一。摆正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连接教师与学生而构成教学系统:教师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创造性劳动;学生凭借教材获取知识和能力,陶冶意志和情操。每个特定时期的教材内容都有其确定性,但教学决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充满活力、富有…  相似文献   
10.
桌上摆着两只碗,一只薄而大,敞口高底儿;一只厚而小,敛口矮底儿。老师问学生:“如果给奶奶吃饭,该用哪只碗?”学生们茫然不知所以。哎,这倒是个稀奇题!他们有的天天与老人们一起吃饭,都全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奶奶上了年纪,眼神儿模糊了,手拿东西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