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6年连云港市中考数学试题的阅卷工作,被分配批阅第25题,所以有机会对本题做较多的思考,尤其对学生解答中的丰富的解题思路和出现的种种错误有了较多的了解,从而引发对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现撰写成文,以期对同仁们的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滑过现象”源自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Edard.De.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会因为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丽的C地;由A到B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有一类关于长度或面积计算的几何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解题技巧,本文举例如下:一、将曲、折的线“拉直”例1如图1,“回”字形的道路宽为1米,整个“回”字形的长为8米,宽7米,一个人从入口点A沿道路中央走到终点B,他共走了(()A)15米(B)55.5米(C)56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竞赛中,常出现可用旋转变换来解答的几何题,对此类问题,在思考时若能抓住图形的特征,如利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正方形、乃至正多边形等规则图形,把部分图形旋转,将分散的线段或角相对集中,就能很方便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5.
6.
“三点共线”,在几何中经常遇到,在具体应用时,常犯的错误是将图形的直观当作条件. 题如图1,⊙O1和⊙O2内切于P点,l为两圆的公切线,大⊙O2的弦AB与小⊙O1相切于C点,延长BA与,交于D点,∠PDA=60°.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各种中考复习资料和各地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到“站得高一点,视野宽一点,研究深一点,准备足一点.”事实上,数学题的难易是相对的,当找不到解题思路,或者只按照常规思路来思考,可能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而一但找对了思路,或换一个视角来思考,就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下面以实例来说明怎样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本质,使题顺利获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在课本中或课堂教学中出现形式多样的操作、实践、探索题,而且在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的中考试卷上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操作实践题,其中学具操作题又是近年来备受命题人青睐的一类题,2006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试卷第23题就是这样的一道好题.现对本题略作简析和点评.  相似文献   
9.
<正>在研究各种中考复习资料和各地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到"站得高一点,视野宽一点,研究深一点,准备足一点."事实上,数学题的难易是相对的,当找不到解题思路,或者只按照常规思路来思考,可能会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而一但找对了思路,或换一个视角来思考,就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下面以实例来说明怎样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本质,使难题顺利获解.一、用函数的视角看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10.
梯形中位线性质定理为:“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用图形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