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篇
体育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湿法直接消解干雷竹叶粉,消化液(HNO3:HClO4=4: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其中的Cu,Mn,Cr,cd等.结果显示,雷竹叶有较低的各微量元素含量.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平均回收率97.93%~102.73%之间,在实际应用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健康维护及职工体育活动的推展状况都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课题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学的不同视角,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省水利厅系统职工体质健康状况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途径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描述,并依据我省水利厅群众体育管理特点,提出了提高我省水利厅系统职工体质健康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发现用pH=7.0、0.067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粗提取处理,再用5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纯化所得到的藻蓝蛋白的纯度和提取量都比较理想。在实验条件下纯度和提取率呈负相关,其中盐析后藻蓝蛋白的纯度达A620/A280=0.508,提取率W为1.12%。将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的定性确认,其荧光光谱的室温荧光发射峰、紫外吸收特征峰与文献值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壳聚糖对沸石进行改性,并考察了改性沸石对垃圾渗滤液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性,沸石的脱色能力明显得到改善,CTAB改性效果优于壳聚糖。用浓度为10%的壳聚糖和CTAB溶液修饰沸石,在垃圾渗滤液的初始pH调为7-8,改性沸石用量为4.0g/100mL的条件下,其对垃圾渗滤液的脱色率分别达到74-3%和81.5%。  相似文献   
5.
选取上海体育学院14名高特质焦虑男性田径运动员,并对其“足三里”和“三阴交”施加电针穴位刺激,观察在心理应激条件下穴位刺激对运动员机体免疫和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运动员机体免疫和焦虑状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实验前后运动员免疫指标(血液T淋巴细胞CD3^+%、血液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亚群TCD8^+、TCD4^+/CD8^+%、NK%、NKT%)和心理焦虑指标的测试,为综合分析穴位刺激对高特质焦虑运动员赛前机体免疫和焦虑状况调节的效果和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智慧教学是指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发展学生智慧。要让教学充满智慧,一定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智慧教学,更离不开智慧的课堂。我校就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开展课堂智慧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逐步确立了“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以芦丁为标准品,在紫外光谱仪上得到测定总黄酮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350.5nm 以及标准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Y=0.02350X 0.32390,相关系数为 r~2=0.99473。利用溶剂浸提法制取样品,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测定雷竹叶中总黄酮含量,计算出平均含量为26.12mg/g,并通过红外光谱测验,交叉验证提取物的成分。实验选取优化的提取条件为:用50%的乙醇、料液比1:18、在80℃下浸提2~3次,每次1.5h。  相似文献   
8.
湿法直接消解干雷竹叶粉,消化液(HNO3:HClO4=4: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其中的Ca、Mg、Zn、Fe等.结果显示,雷竹叶有丰富的各元素含量.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平均回收率100.39%~102.60%之间,在实际应用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武夷学院二期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6个测点中有3个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同程度地超标,校园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分析了造成噪声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噪声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竞争性、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只有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和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