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汉人训诂看上古并列复合词的构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的复合词,其构成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并列式,一是主从式。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讨论并列式。 在汉语里,两个单音词的并列使用,往往构成并列复合结构,有的进而凝固为并列式复合词。这种并列复合,是汉语构词法中一种能产的构词方式,而这种结构数量之多,内容之复杂,又正是汉语构词法中的一大特征。 并列复合这种构词的方式,在先秦已经具备,在汉代开始发达,到今天仍很活跃。我们之所以选择汉代作为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2.
四川职业教育连续三年滑坡,主要原因是在求学、择业、用人、办学目的等方面的观念比较落后,在办学体制,资金投入,职教内部改革方面也存在许多消极因素,因此,应转变观念,理顺体制,拓宽经费来源,深化的内部改革,以增强职教办学活力,从适应四川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出发,使滑坡的四川职教重新爬坡。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形近而讹、因讹成训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文字校勘的问题,而是影响到汉语词义训释的方法与理论的问题,故值得提出来作进一步研究与商讨。  相似文献   
4.
释“落索”     
《颜氏家训·治家》引谚语云:“落索阿姑餐。”因谚文简晦,其“落索”一词甚为费解。旧说有二,似皆未允:卢文弨曰:“落索,当时语,大约冷落萧索之意。”郝懿行云:“落索盖绵联不断之意。”(《尔雅·释诂》“貉缩”条下疏文)王利器先生认为“家训此文,并无绵联不断之意。把‘落索’一谚放在全文中去理解,仍以卢说为长。”(见《颜氏家训集解》)  相似文献   
5.
由台湾省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中文大辞典》(修订版,1976年12月由台湾省中国文化学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是一部百科性质的大型工具书,共收汉字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八字,收词三十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一条,连注释在内,全书约六千多万字,它是近年来出版的最大型的汉语工具书之一,在国内文化界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对语言、文学、史学工作者和爱好者,以及大学文科师生颇有参考价值。但是,这部辞典还有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训诂方法中文训方法可以解释为“随文谋义”,也可以解释为互文见义、异文比较、文内自注等方法.文章对三种训诂方法加之详细考据和解释,并对文章自释功能、释词方式作出评价和概括,校定随文谋义的具体概念和知识结构,阐明其学术内涵和定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汉语新词新语大量涌现。《汉语新词新语》根据这一情况,对其以年编的形式搜集编纂,今举若干例子,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著”字的介词性质提出新解,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的介词“著”,它的含义不是语法学者们所讲的“在”、“于”的意思,而是“之于”二字的合音。当“著”字在未带宾语的动词后面时,则当“之于”二字来理解;当“著”字在带有宾语的动词后面时,则“之于”二字可省略其一,或当“之”字讲,或当“于”字讲。也即是说“著”即“诸”。文章用《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他书籍中的诸多例子验证,无不如此。  相似文献   
9.
四川方言词义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方言词“纠”、“纠纠”;“娄”、“娄溲”;“能个”、“浪个”、“朗个”;“敖”、“恶躁”;“便’、“便嘴”;“走票”、“颩”之义逐条训释。  相似文献   
10.
《史记·陈涉世家》云:陈涉既称王,曾经与他一起佣耕的故人入宫见陈涉,“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 涉之为王沈沈者!’”这一惊叹之语,栩栩声容,为历代所传载。其中“沈沈”一词,集解引应助曰:“沈沈,宫室深邃之貌也。沈,音长含反。”义为陈涉故人在惊叹王者的殿室深邃。这一训解,后世沿袭,至今尚未见异辞。笔者认为,这里“沈沈”一词,词义是盛多之貌。故人之叹,义在王者殿屋帷帐之盛多,而不在于其宫室深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