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第一部1842年发表),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中的名著之一。单就作品的标题,读者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批判的锋芒:从表面上看,“死魂灵”是指已死去的农奴(在俄文中,“农奴”同“魂灵”是一个词)——既然小说的内容是写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即死了的农奴的名单)的故事,当然可以用“死魂灵”作为书名;但透过作品的揭示,读者可以看到真正的“死魂灵”,却是生活在已处没落的农奴制度下的地主和官僚们。他们自认为是  相似文献   
2.
法捷耶夫     
法捷耶夫是苏联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是斯大林时代党的文学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法捷耶夫于一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诞生在特维尔省(现在的加里宁省)的基姆雷城。他的双亲,以及他后来的继父都参加过革命工作。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他一家经常迁居,一九○八年才定居在南乌苏里边区的楚古耶夫卡村。法捷耶夫曾在海参威的商业学校读书。他的姨母西比尔采娃家是海参威地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所在地,他的两个表兄都是革命者。法捷耶夫经常在姨母家住。由于家庭和亲戚的革命影响,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爆发,十六岁的法捷耶夫便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伟大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一八七三至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整整花了五年的紧张劳动,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直接取材于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现实生活。小说以女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名字命名,这就强调了在这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以及安娜的爱情悲剧占着首要的地位。关于安娜的婚姻、爱情和家庭生活的基本情节是这样的:安娜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贵族少妇。在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课》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著名短篇小说,见于一八七三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的卷首。这是作者所写的爱国主义短篇中最为优秀的一篇。它不仅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个短篇为什么具有那样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它在艺术上到底有些什么特色呢7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曾多次说到这样的话:“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一、文学史《欧洲文学史》(修订本上下卷)杨周翰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法国文学史》(上册、中册)柳鸣九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981年《英国文学史纲》阿尼克斯特等著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0年《美国文学简史》董衡翼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德国文学简史》冯至等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怪吝人》赵少候译作家出版社 1955年 (另有李健吾译:《喜剧六种》,_上海译 文出版社1978年新1版,其中包括《达尔杜弗 或者骗子》、《吝晋鬼》等剧)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席勒:《阴谋与爱情》廖辅叔译人民文学出版 …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写于1906年。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地描写了新型革命者的事业和精神的书。由于作者掌握了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亲自参加了革命活动,并且运用崭新的艺术方法(后来总结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进行创作,因而使《母亲》成为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生活的主要意义,就是使人们越来越脱离兽性。——高尔基:《我的大学》一九○○年,高尔基在给康·彼·皮雅特尼茨基的信中写道;“一般讲来,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的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这里,高尔基所强调的,可以说也就是指的人性美和人情美。高尔基一踏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便竭力从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身上,发觉都些合乎人性的东西,并通过艺术形象,揭示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和发展着的人性与人情美,用来唤醒人们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一切高尚和美好  相似文献   
8.
《套中人》又译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它是契诃夫于十九世纪末(一八九八年)所写的著名短篇小说,也是契诃夫讽刺作品中最好的一篇。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俄国解放运动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一八九五年,在列宁领导下,彼得堡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给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辟了新的阶段。虽然契诃夫跟成长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距很远,没有看见变革现实生活的正确道路,但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新生活的气息和旧事物的垂死挣扎,可以听见作者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尼美地方一个工厂主家庭。曾在里昂中学读书。因家庭破产,不得不辍学谋生。他曾当过小学教师,在巴黎当过私人秘书。一八七○年普法战争爆发前,他已经是一个知名的作家。一八六六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和一八六八年出版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东西》是他的成名之作。前者以他故乡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散文诗般的笔调描写了法国南部的自然景色和生活习俗;后者反映了资产阶级学校教育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亲眼看到了祖国的战败惨象,激发了他  相似文献   
10.
一八三七年二月十日,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为了自己的妻子决斗身亡。从此,人们同情普希金个人生活的不幸,惋惜他的早死,同时谴责他的妻子的不忠。据过去的资料所传,娜塔丽雅·尼古拉耶芙娜不理解、也不关心丈夫的紧张的创作工作和精神生活,她最感兴趣的只是漂亮的打扮和上流社会的寻欢作乐的生活。但是,自从一九七一年苏联发现了娜塔丽雅·尼古拉耶芙娜给她哥哥德米特里的六封信以后,人们对普希金妻子的个性才有了新的认识,过去的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