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沉郁顿挫”最早见于杜甫的《进雕赋表》,是他对自己“述作”的自我评价,但到如今,却成了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关于桂诗总体风格的一种理想表述了。这是因为:第一,它本身具有可能可能性;第二,它本身具有恰相对应的切合性。  相似文献   
2.
研李二题     
李白的人生理想是“功成身退”,但已大不同于道家的“功遂身退”,而更多的带上了儒家“安社稷”,“济苍生”的积极人世和任侠“不爱其躯”,“羞伐其德”的重义轻取的思想色彩。在他心目中,“功成”是必具的前提,“身退”是后续的归宿。事实上,他一生未能实现“功成”,因而也一生从未真正“身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豪迈而奔放的气势,热烈而自信的抒情,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大胆而合理的夸张和形象而生动的比喻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律体诗是讲究格律的诗,调平仄是格律的的核心和灵魂,而调平仄必须兼顾拗救。狭义的拗救可分三种情况,它们是调平仄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给予慎重的对待和加以认真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是唐代一位具有朴素辩证唯物思想的哲学家,又是唐代一位身兼诗人的最坚定的政治革新家。其一生曾领受过顺达和得意,而更多的是遭遇坎坷和不幸。正是这样不寻常的人生历程,培养了他杰出的人格,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淬砺了他进步的思想,成就了他文学上辉煌的业绩。他的怀古咏史诗,常常体现出一种睿智和卓识;他的感时咏怀诗,始终张扬着一种这观豪迈的凛然正气。故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扬他为“诗豪者也”。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赠答诗源远流长。赠诗的产生似可上溯到西周初叶;确凿的答诗的出现是在秦、汉之际;配套齐全的赠答诗正式出现于东汉后期。而它的强势勃兴和真正成熟则是六朝以后,这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这在学界似乎已成定论,但仅仅如此说,未免太笼统。那么,怎样才算确切地判断了杜甫的主导思想呢?笔者以为是否可以作这样的表述:杜甫的主导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颇具新意的扬弃,即对儒家思想某些进步因素的发扬和对其中某些消极因素的突破这样两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别诗仍应属于赠诗,是赠诗的一个特类。统观我国传统别诗发展演变的历程,就其感情模式而言,经历了“伤别”、“达别”、“壮别”三个重要阶段。在别诗这一大类下,又可分出“送别”、“留别”、“赠别”、“忆别”四个小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