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着力点。形成性评价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运用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每个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对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9天的教育考察,聆听了马来西亚才能幼教中心许秀华博士的讲座《教育现代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谈起》,对学校辅导教育有了初步印象,包括生活辅导、学习辅导、生涯辅导:期间还考察了巴生兴华中学,对马来西亚华独中的辅导教育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简要谈谈独中辅导教育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应该是学生作为一个未来社会公民的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理解为让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通过学校教育,在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对学校教育来说,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教师对学生一生成长的影响往往是通过课堂教学而潜移默化的。作为教师,我们追求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一教育境界,对学生生命成长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教学中的细节,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成熟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是笔者对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5.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三个着力点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如何建构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有效引导、指导,组织、监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开展探究性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中小学攻坚与全面推进阶段,高中处在试点及逐步推行阶段。江泽民同志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创立一百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继承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总结性评价由于其特殊功能,在教育范围被广泛地应用,例如每学年、每学期都有数以亿计的学生参加毕业会考、中考和高考等等。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克里文在《评价方法论》中强调:“进行总结性评价,是指导者不可推托的责任,是赞助机构的明确要求,也是学校本身所需考虑的事情。”但当总结性评价被广泛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发展成评价学生发展的唯一方法时,所造成的危害性是相当可怕的,其结果就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的功能逐渐  相似文献   
8.
生物新课程将探究活动作为科学探究一级主题中的重要二级主题,在探究活动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本文将就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素质,教师角色和行为转变,探究活动评价以及拓展探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初中新课程实施已进入攻坚阶段,很多农村中学仍在应试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只有部分学校、部分骨干教师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大部分的教师和学校仍处于等待观望中,考试仍是衡量自身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可的唯一风向标。今天,大部分农村教师没有在新课程实践中得到应有的专业成长,学生学得更苦!  相似文献   
10.
初中新课程实旖已进入攻坚阶段,很多农村中学仍在应试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只有部分学校、部分骨干教师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大部分的教师和学校仍处于等待观望中,考试仍是衡量自身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可的唯一风向标。今天,大部分农村教师没有在新课程实践中得到应有的专业成长,学生学得更苦!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必然走向另一种扭曲,“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理念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以考试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已经导致行为问题学生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对于整个教育的均衡发展必然产生更大的挑战,城乡教育差距必然进一步扩大,这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危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