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者,情趣境界之谓也,主于美。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整个艺术审美活动中。艺术没有唯一的和绝对的摹本,也没有终级价值标准,有的便是一件件具体的作品和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一件作品就是一个独绝的情境,这情境是别人创造不出的,甚至创造者自己都是不能重复的。在此情境中,包括每一个细部,即使如绘画中的一处空白,音乐中的一个休止,小说中的一段铺垫,等等,便有着特别的意味,特别的美质。  相似文献   
2.
人品气度之类创作主体的资质与创作情境、艺术造就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可以找到现成的解释。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到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见解,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孟夫子已经意识到了作品与创作者之间血脉难断的通连。其后,更有所谓“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之说。  相似文献   
3.
审美——人们所进行的一切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实践活动,说到底,还是人的内心现象与其所面对的外在世界的自然交接与转化。在此过程中,外在的物理刺激与审美者的主体感应不是机械的因果关系,或单一化的同步对应,而是一种二者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这样,审美者对于对象的选择、评价,或重构,则必然同时凝聚着客观世界与主体精神的索引。因  相似文献   
4.
美在身边,美在心间——有人对美的存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回到当下,没有关注自己的心灵,而是太多地把自己放置于扰攘而纷乱的外在场域中,包括随波逐流,追赶时尚,等等;审美发现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它需要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需要有心灵的审视和情感的抚摸,要经过一个由生理感受转化为心理感受的过程;审美——走向心富。审美与心富是互为关系的,即,人的心灵的观照使审美成为可能,而审美实践的进行,则更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人生境界的提升。对于审美者而言,其中往往即含蕴了或可意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通俗文学”概念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因为其概念语义与实际涵容对象不符;它虽是针对“纯文学”而提出,而事实上要在文学中特别分一些“纯”文学则相当困难。因此,造成了关于“通俗文学”论争的错位——对象确认上的错位和评判价值尺度的错位。中国传统的所谓俗文学实际是指“民间文学”和“市民文学”,有着独特的文化属性,而目前的“通俗文学”则缺乏这种可构成范畴界说的条件,实际是专指流行于书摊的言情、凶杀、武打、侦探之类的小说,其读者文化层次较低。在“通俗文学”概念的使用和有关理论的阐发中,存在着与文学现象的脱节和悖谬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情节小说、情绪小说和性格小说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该看到,现当代以来人们的生活及生存状况越来越趋于实际了。几乎每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出现,都可能进而成为时尚,成为主潮,左右人们的判断、选择、行为,以至心态。人们往往更习惯于听众人的喧哗和街面或市面上的道理,自觉不自觉地往热闹处挤。特别是在势头越来越猛的大商业消费形势支配下,人们为实惠、交换、利润等忙碌、奔波、设计、计算,几乎渐渐耗尽才智、心力及人生c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视听之内,使绝少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随意和洒脱,更少有苏东坡那样与清风明月为友为伴的旷达,同样也很难孕育…  相似文献   
7.
从精神的自由性与独立性而言,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是相一致的,但其思维方式与实践形式则又是有差异的。艺术批评是以艺术作品及艺术活动为起点,通过对艺术作品及艺术活动的切实感受与体验,既而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理性思维为主并关系到结论的形成。在艺术批评实践中,因批评家认识艺术的视角、观念不同,并依据相关知识背景与理论体系及评价标准而形成不同的批评模式。艺术批评在中国当代实现模式转化的大背景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模式的转换与发展有三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讨论对象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文文学创作;讨论标准是以创造精品力作为目标;讨论的态度是尽量遵循规律说真话。对于21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汉文文学创作,笔者的总体认知与估价,如果用一句简约的话来概括,则是"热闹却尴尬着"。所谓"热闹",主要体现在数量上与场面上——特别是某些倚重包装的活动上;而所谓"尴尬",则主要是缺乏精品力作,缺乏高品质的文学"场"。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关键是在作家。所以,关于现实问题的调节与有益导引,同样要围绕优秀作家因何而生,因何而有为而进行。在此特别表明,笔者一向认为,用解决政治问题或经济问题的方式对待文学问题,是不会真正奏效的,有的甚至会对创作者造成误导,对文学造成极大的伤害。文学创作是有其自身独特规律的。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虚实相生关系,可以拓开十分广阔的创造空间——从物理空间到审美心理空间,并能提高艺术表现力与丰富艺术审美内涵。究其美学上的本质意向,可归纳为三点:其一,在艺术构思与表现形式上的“以少总多”,此为表层的;其二,在艺术境界的追求上,取向于以有限而蕴无限,此为深层的;其三,在造境上留有虚灵之域,以供接受者参与、体悟,此为外延性的。虚实相生从宇宙观到生命意识,再到传统文化精神,都有着血脉相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一个永恒命题,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学说之一。审美活动与美育,既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美育,有益于促成人类能力及需要的互为协调;可使人格潜能得到更大自由度的发挥;能够激活人的情感智慧,使知、情、意自然结合而导出美好的人生。美育,使人类的另一只眼睛——艺术更具有丰富的意味。美育既有理想性与超前性,往往可以成为新文明建设的重要信息与内容,在人类迈向廿一世纪的今天,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