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记叙文中恰到好处地描写景物,可以使人物和事情更加生动、更具有真实感,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下面,具体谈谈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以景物作塑造人物的背景有些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创设了背景,并以背景来衬托和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少年闰土》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很重要。范读,至为重要的一点是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基本思想,朗读时情感的变化,声调的抑扬,速度的缓急,重音的确定,都要与课文的基本思想息息相通。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学语文第九册)一课,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出现的幻象一段,我原拟用欢悦、激奋的语调来朗读。后来仔细一想,这与课文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不入扣。因为这篇课文把冷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幻象融为一体,美好的幻象是用来映衬、烘托和渲染小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与刺激物或刺激手段是密切相关的。凡是新异的、变化的、对比的、强烈的刺激物或刺激手段,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讲究艺术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乐学,又可以增强学习效果。现根据实践,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扩句六法     
根据实践,谈谈我指导学生扩句的几点做法: (一)添枝加叶扩句法如果说,主语、谓语(有时还有宾语)是主干的话,那么,定语、状语和补语便是枝叶。句子具备了主语、谓语(有时还有宾语),又具备了定语、状语、补语,就能枝干相生,交相辉映,意思明确,形  相似文献   
5.
文字题是介于式题和应用题之间的一种练习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把它有机地和式题和应用题放学拧成一起,结合起来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把文字题教学与四则式题的概念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让学生读懂什么是插叙《田寡妇看瓜)、(五竿制小语第九册11课)的第二部分(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是写南坡庄土改后,田寡妇由每天仍然到园地里看瓜到无心再去看瓜的经过,反映了土改后农村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其间插入了一段土改前秋生向田寡妇哀求给他南瓜的事,交代了土改后田寡妇仍然坚持每天去看瓜的原因。为了培养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可这样教学:课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事?是什么时候的事?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事?是什么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字词的表面意思,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然而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在句篇中所表达的“情”“意”,这种能力,更是不可缺少的。有些词司空见惯,似乎并无深文大义,让学生解释它的表面意思也不难,但是它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情”“意”,学生却未必了然。例如“笑”,字面意思是露出愉快的表情。但在不同语言环境里所表达的“情”“意”真是其味无穷。下面举六个从课文中摘撷出来的例子加以说明——①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  相似文献   
8.
《“你们想错了”》(五年制小语五册24课)是根据方志敏《清贫》加以节选并改写而成的。根据个人的钻研,仅就课文的笔法谈谈我的看法。一、主笔与陪笔《“你们想错了”》记叙的是方志敏在作战中不幸被俘,国民党反动派士兵对他搜身的事。课文里描写的主要人物是方志敏,还是敌人的两个士兵?或是  相似文献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唤起并利用学生的兴趣,并使之将兴趣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从而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学习,去钻研,去探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与刺激物或刺激的手段和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凡是新异的、变化的、对比的、强烈的刺激物、刺激手段和方法,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产生兴趣。为了有效地唤  相似文献   
10.
语文十册11课《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揭露,是对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地跟日寇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炽热讴歌。贯穿于这篇文章始终的红线是爱国主义,这不仅因为雨来为了掩护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