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兴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跨界融合,使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现实可行性。它拓宽了民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获取协商议题更加及时和便捷,民主监督更加公开透明,民主流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但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运转中也存在着潜在风险,例如民主冷漠现象日益加剧,群体非理性行为增多,政府的管控难度增大。规避上述潜在风险,要在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平衡、理性认知与利益表达平衡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规则的数字技术支持,提升参与主体的数字民主参与能力与意识,加强数字民主安全治理保障,以此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民主新形式。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其丰富的内在逻辑,主要包括对民主场域、民主机制、民主政治素养探究的价值逻辑,对数字民主制度及运行机制探究的制度逻辑,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探究的技术逻辑。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也萦绕着民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民主运行的不稳定性增强、民主发展的真实性受损等困境。纾解上述困境,应从实现多元参与主体的平等化、加强民主运行过程中的机制建设、培育网民的政治素养与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民主运行环境等层面对既有的困境进行有效纾解,以此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