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生态社会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乔治·拉比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即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指出生态社会主义要消灭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维护社会正义,改变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途径是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而且只能通过革命才能解决,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政府职能的发挥,但是政府职能的发挥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如政府对经济领域的过度干预导致的政府职能越位、制度供给缺失导致的政府职能缺位以及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导致的政府职能错位等。这些问题体现在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中,如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环境治理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分别从区域产业协调机制、区域环境治理协调机制、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协调机制三个方面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府际关系包括纵向的中央与地方之间及上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横向的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从府际关系视角来分析区域协调机制的完善有其必要性,对于我国区域协调机制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基于纵向府际关系的区域协调机制和基于地方政府合作的横向区域协调机制两个方面来分析,有成就也有不足。我国应该从区域协调主体多元化、区域协调机制制度化、建立激励与补偿机制以及改变对口支援方式等方面对区域协调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许多学者不自觉地以西方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发展逻辑来解释与分析中国的公民社会成长,然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公民社会自身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应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即选择一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合作"的道路,使政府进步和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和双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