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推荐理由“他们在看什么?让我也瞧瞧!”压题照片上的孩子顺着雕像手指的方向仔细搜寻。如果不加以说明,许多人会以为这是成人刻意导演的一幕,其实这是孩子最自然的想法和下意识的举劝。由此看出成人与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确实存在差异。教育者承认这种差异,并尝试顺应受教育者的天性,“既要尊重他们已有的经验,也要尊重当前的状态,还要尊重他们未来的可能性”。作者不仅实践了尊重与要求和谐的道德教育,更让我们体验到由此而生成的无限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2.
封莉蓉 《上海教育》2014,(33):57-57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宋庆龄学校将"爱"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启发孩子求知的渴望,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先生对每一个儿童工作者的期许。爱,是宋庆龄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宋庆龄教育思想的核心,已渗透进宋庆龄教育事业追随者的血脉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标志,亦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封莉蓉  徐冰 《幼儿教育》2013,(Z1):32-33
了解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的人都不会认为做幼儿园教师是轻松的,二三十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已经足以让教师忙得团团转,更何况还有教学研究工作,以及各类专业研修活动。是什么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保持微笑?是什么让教师在功利的诱惑中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答案是爱。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时说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