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晋国后期,公室衰落,晋政自六卿出.六卿之间的斗争成为晋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主线,大都耦国的局势因而得以充分体现.赵氏的根据地晋阳,赵午所据之邯郸,范氏盘踞之朝歌,皆为晋国后期的大都,更是世卿大族所仰仗的政治、经济后盾.太原晋国赵卿墓和侯马盟书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晋国后期的大都耦国局势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三个部分,就朱熹对孔孟儒学的新贡献进行了阐述。一是朱熹极力维护道统论,维护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朱熹的理气论和人性论将孔孟儒学的哲学思辨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三是朱熹以《四书》为中心,对孔孟儒学作了全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秦人原处于西陲,长期与戎狄为伍,政治、经济、文化远落后于东方中原各国。诸侯之间的会盟,也不邀请秦国参与。各国实际上将秦人当作戎狄看待,诸侯卑秦,可谓一语中的。秦孝公深以为耻,乃奋起改革,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秦国面貌为之一新,遂崛起于西方。纵观秦人崛起的历程,是落后战胜先进,野蛮战胜文明的历史。以哲学的术语言之,是二律背反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必须紧密联系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反映孔子所处春秋时代的背景,即以大都耦国政治现象为背景。孔子的政治思想正是针对大都耦国现象而展开的,并企图予以彻底解决之,继而以周礼为手段,最终达到天下归仁的治世。由此可知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不是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