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目前的网络安全现状和现有的网络防护技术,并对这些防护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分析得出目前的网络防护以被动防护为主,仅是被动的防护不能提供给网络提供最大的安全性,网络需要主动型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学生学英语起步晚,学习英语的意识与城市学生相比差异很大;庞大的词汇量和学生们闻所未闻的新兴名词使得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日益降低;再加上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和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给英语词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只要老师们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在词汇教学这一块,找到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合理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过小容 《考试周刊》2012,(44):169-170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观点,获得学习过程反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获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反馈,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更深入地理解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师生双方还可以对学习活动中不清楚或不明确的方面进行交流。教师作为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技巧,就会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饮食境界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8):117-117
近读台湾逮耀东教授所著《寒夜客来》,觉得这是个懂得饮食境界的人.逮教授是教历史的,又是一个十足的吃货,谈起饮食,自有一番高雅.杜甫《赠卫八处士》云:“……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饮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晚上,历经离乱漂泊的杜甫来到卫八卜居的山村,主人嘱儿女备酒饭,山村无所供,仅有一味园圃现采的春韭和一钵刚出锅的小黄米饭.于是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友把肩相看,开怀畅饮,细说别后沧桑.案上烛火摇曳,堂外细雨淅淅,真不知今夕何夕.这是一种饮食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3,(12):115-115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等车时,我见一旧书摊随意地摆在路边,便走了过去。以前我很少买旧书,新书买回家,用书皮仔细包好,看书时从不折角,批注只用铅笔工整地标出。我亦不愿把书借给别人,宁可重新买了相送。  相似文献   
6.
建筑之美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3,(7):115-115
最早看到台湾建筑学家汉宝德先生的回忆录《筑人间》,觉得这三个字真美。细读了他的《如何欣赏建筑》,知道那些著名的建筑都是有感情、有音乐节奏、有诗意的。书中介绍的中国徽式建筑、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我以前也看过,为什么没看出来?因为不懂得。大多数人出去旅游,都忽略了许多和建筑有关的美景,甚至视而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期刊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得期刊论的发表、传播和利用都有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本通过对期刊载的被引年代结构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和分析后,发现其模式在上世纪末发生了转型。年代结构的转型将会大大加速献的传播、利用的进程,并影响到献计量学若干指标,如普赖斯指数等的计算方法的改变。作为情报工作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应对能力,本将在这些方面给人以全新的认识和较大启迪。  相似文献   
8.
转世变木瓜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10):117-117
读丰子恺,他说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是个活得最像人的人。近读《草枕》,深有同感。 许多人把夏目漱石的这部作品归于小说类,其实,它更像是一篇长随笔。他用小说家的笔法时时勾着你往下读,但你不舍得一气读完,你得慢慢消化俯拾即是的长短美文。  相似文献   
9.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11):117-117
法国著名哲学家吕克·费里的著述被媒体描述为“当下的哲学”。费里对哲学的定义是:思考生活,体验思想,“我们被感召着要思考的人生以及我们采取某种哲学态度后即将体验的思想,既非日常生活也非日常所想,而是在人类意识到自己‘终有一死’这一前提下的生活和思想。”他认为“人应当怎样生活”是哲学首要的问题,其最终的目标是从中寻求一种能够真正为生命历程提供指引的“切实可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杂花生树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12):117-117
《杂花生树》这本小书,是叶兆言发表在《收获》、《作家》上的部分同类作品的合集:《周氏兄弟》、《阅读吴宓》、《江南女子》等,共九篇文章,都是较长的读书随笔。叶兆言的"陈旧人物"系列尤其深受读者欢迎。他在读吴宓、鲁迅这样"陈旧人物"的时候,与一般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人物都曾在他祖父、父辈生活中出现过——叶兆言出身文化名门,祖父是叶圣陶,父亲叶至诚也是编剧和作家。文化名门之后,书读多了,事看多了,笔下就氤氲起沉静的士子气。写人记事,力求还原历史,往往发人之所不发,言人之所讳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