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关于现代化探索的整体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难题,扫清了制约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系列政治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鲜明政治底色和显著优势;三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立足本土、艰苦奋斗,为中国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到延安及其后的几十年间,大量阅读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写了批注,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由于毛泽东拥有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因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毛泽东哲学批注中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特点是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在其政治路线“第三条道路”中,提出了新型福利概念、构建积极的福利观、在新责任观和平等观基础上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等重要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当下中国国情,正确理解和把握吉登斯的福利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实现中国化,"与时俱进",要在不同的语境下,以不同的形态"重新出场",去解决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具有特定内涵,同时也具备与时俱进、包容并蓄的特质。沂蒙精神是开放和包容的,进入新时代必然要有新的发展,也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铸就“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理论根基;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提炼概括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构筑“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实践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党性品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含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