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高校后勤服务收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1必要性1989年国家出台《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以来,高等学校的收费实践一直在不断扩展。特别是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后勤服务与产品供应短缺  相似文献   
2.
1.开发背景近几年来,高校水电计量收费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为加强成本核算,节约开支,及时回收水电费,做好水电计量收费各个环节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和统筹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随着高校水电收费业务量的增加,考虑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联系加大,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水电计量收费管理系统成为高校进行有效水电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高校网络硬件建设、信息化技术装备、办公自动化应用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也为水电计量收费管理系统的开发构建了外部平台。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18所高校为样本,从高等院校开展能效管理的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和基础条件四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认为目前高等院校能效管理能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能效管理目标量化、长远规划、基层及学生执行组织、资金投入、基础管理手段上加大建设力度,为高等院校开展全面能效管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华东地区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例,结合10年间该校在校生人数、校舍建筑面积、科研经费和仪器设备等用能要素增长情况,分析2002年至2011年间高校的总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变化,各分类能耗趋势,提出在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能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形成14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高校是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校园建筑实施能耗实时监测,进而加强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是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节约型校园能耗监管体系建设实现了对各类能耗实行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动态控制,有助于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最终促进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2005年,我国高校总能耗约为179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耗能总量22.33亿吨标准煤的0.8%,占全国生活消费总能耗的8.4%,全国高校总用水量为33.2亿立方米,占全国城市总供水量的6.6%[1]。而到"十一五"期末,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校舍面积分别是2005年的1.38倍和1.26倍[2],高校的用能总量和用能密度随着用能人数和用能建筑的增长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结果,居民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如果全民积极参与,我国居民日常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700万tce,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3]。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能耗审计、节能改造、能耗公示、节能控制等节能管理宣传综合手段,2009年至2011年,浙大的5个校区用水量从570万吨/年降至430万吨/年,用蒸汽量从19.3万吉焦/年降至13.3万吉焦/年,用电量扣除新增设备和新增建筑用能外,总量下降3%左右,直接为学校节约水、电、蒸汽费1500余万元。根据"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形成14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高  相似文献   
8.
节约型校园建设: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论思考(一)科学发展观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学校水电管理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又从改善管理手段的角度出发研制开发了《高校水电管理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经过近二年的实际运行,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水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学校水电管理的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