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对各群体总体及不同层次群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提升了各群体专科及本科教育参与比例,但并未减小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城镇群体仍占据一定优势地位;性别差异出现扭转,女性群体总体处于优势地位;在仅考虑群体差异问题时,中等层群体和东部地区群体在扩招后获益最多;在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上,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均更易作用于本科教育上,且文化资本的作用更为明显.高校扩招过程中要保证相对的教育机会平等,政府应提高农村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优化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建构和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弥补低家庭资本群体的教育缺失;对弱势群体进行高等教育机会补偿和成本补偿.  相似文献   
2.
“双一流”大学J学术工科硕士生学术热情影响机制的混合研究显示,读博意愿、专业能力、程序性支持、导生情感性互动正向预测学术承诺;读博意愿、专业能力、程序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导生学术性互动正向预测学术志趣,性别、户籍和年级对学术志趣有显著影响。工科硕士生学术热情呈现“虚假”向“真实”的转变过程,院系情感性支持可缓解因转变而产生的学术焦虑。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带来的“系统性歧视”是阻碍部分女性硕士生学术热情提升的重要原因。院系程序性支持是提升硕士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效果取决于个体读博意愿。实验室是学术化重要场所,导生互动是学生顺利学术化的关键。高校可从个体学术背景、组织环境、导生互动等方面入手提高工科硕士生学术热情。  相似文献   
3.
OECD认为卓越、公平和包容是教育成功的三个评价标准,并基于PISA 2012数据对教育卓越、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包容进行操作性定义,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对参加国和地区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教育成功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保证教育体系的公平性、创设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三方面.重新审视教育成功的内涵,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卓越、公平和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题为《高等教育排名与问责:善用与滥用》的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大学排名的产生与发展。此外,报告对现有大学排名方法逻辑进行解读,分析其优缺点和社会效应。最后,报告通过对大学排名的善用与滥用反思评价标准,强调大学排名要回归大学本质。此份高等教育排名研究报告的出台对世界学术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的课程学习与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基础。本研究从学生参与度理论入手,基于本科生学情调查数据,对四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课程学习参与度的五个维度——课下自主学习、课堂投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程认知内驱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不同个体特征本科生的课程学习参与度有显著差异,但明确的学术志趣与正向的课程学习经历可以减少或消除差异。小班互动分组式的教学方式以及较高的课程质量是本科生有优良课程参与表现的关键,并且其还通过学术志趣间接对课程学习参与度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可从群体学习特征、专业认同、教学方式、课程质量等方面入手提高本科生课程学习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题为《高等教育排名与问责:善用与滥用》的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大学排名的产生与发展。此外,报告对现有大学排名方法逻辑进行解读,分析其优缺点和社会效应。最后,报告通过对大学排名的善用与滥用反思评价标准,强调大学排名要回归大学本质。此份高等教育排名研究报告的出台对世界学术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项目是评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受教育质量的新方式.调查项目运用了增值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是一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实然评价.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库形式保存下来并广泛运用到项目成员学校的科学研究、学校管理、政策制定等活动中.这种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管理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是美国大学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旨在阐释学生成果产出的影响因素与过程。阿斯丁的I-E-O模型、丁托的学生离校模型和帕斯卡雷拉的学生发展综合因果模型是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代表。三种模型中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和影响过程都对后续模型的建立以及院校研究分析产生影响。三种模型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学生产出进行因果分析,具有研究动态过程、重视环境与学生互动、突出院校影响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基于荣誉学院组织模式的荣誉教育被赋予培养我国大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本研究基于东部某双一流大学荣誉学院的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从荣誉学院就读经历出发探讨荣誉学院的组织模式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关键能力提升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荣誉学院的专项培养后,学生的五项能力均有所提升,且在不同专业、户籍等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此外,荣誉学院的环境支持、学生在荣誉学院的学习研究投入皆影响个体能力发展。荣誉学院师资参与度、课程质量及综合活动的落地对学生参与行为至关重要,从中形成的有效社会互动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归属感,进而促进其关键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