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家的写作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受制于各种条件,其中包括不同的性别身份。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作品,在体裁、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性别差异。造成作家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现实与性别偏见,作家应该努力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限制,用文学作品推动现实变革,摒除性别偏见与歧视。  相似文献   
2.
幸福:生活着、平凡着大概是从树上下来的那一天起,人类懂得了“不满足”,自此,人的世界被分割成理想和现实两个不同的天地。就每一个体而言,我们自学会憧憬的那一天起,就被无数个美好的愿望燃烧着,心下对自己说:这些愿望的达成,那便是幸福了。幸福因之常常被我们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用来和我们的生存?屈雅君现实作对。而毕淑敏却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这是我所有关于“幸福”知识的最惊耸动人的见解,它刷新了我对人生的理解。没有痛苦,便是幸福。作者用一个否定词,将一个大大的幸福切割下来,送给我们作礼物。她告知我们说,幸福不需…  相似文献   
3.
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本试图以“言说”为核心从三个层面即“虚空的言说”、“在沉默中追寻的言说”、“作为人的言说”来研究在时间秩序下两性关系中她(他)们的二分之一人格现象。在言说的对峙、冲突与斗争中,女性以人格的分裂、疯、死亡的结局使自身永远地游离在言说权之外;对于男性而言,当他们无奈地放弃或丧失言说权的时候,其人格开始萎缩、钝化,从而真正丧失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子汉”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4.
由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9月6日-8日在西安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德国北威州科学研究中心和德国洪堡大学的妇女学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