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工程专业依托学科优势,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行实验教学改革.重点介绍了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定位与改革思路、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探索情况.实践表明,已初步建成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习,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加深了对有关基础课及专业基础的理解。更重要的它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树立为煤矿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  相似文献   
3.
实习是矿业类学科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理工科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措施之一。晋煤集团凤凰山煤矿根据资源衰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矿井现有井下巷道条件好、技术力雄厚和地面教学及食宿等后勤设施完善等条件下,建设了全国第一个矿业类综合实习基地。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化解学生实习与安全生产的矛盾,解决矿业类院校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担负起国有大矿的社会责任。同时探索一条实习产业化经营的新路,也解决衰老矿区部分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以及国际矿业的日益深度交融,我国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已成为热点和难点。这使得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对比研究变得十分迫切。为此,文章阐述了我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的过程、我国与澳大利亚本科采矿工程教学对比的必要性以及对我国本科采矿工程教学特点的比较分析。最终对我国本科采矿工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探索,并指明了未来的优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科优势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全过程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工程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将创新教育活动落实到教学各环节,在发挥名师作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深化毕业设计改革、变革专业实验教学、注重课程教学质量等8个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矿工程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的"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在整合和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同时,建成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管理,使学生可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自主配置虚拟实验仪器设备、自由搭建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活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及实验项目基本实现了行业高校共享。采矿工程虚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矿业类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实现少人、无人的自动化采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我国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到最新的采矿前沿技术,并推广应用到煤矿企业中,特在采矿工程专业2008版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无人开采技术"专业选修课。在定义无人开采概念基础上,探讨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井下自动控制与通讯技术、露天矿山无人开采、地下矿山无人开采、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等,为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将来从事矿井开采、安全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煤工艺学》是研究用井工方法由回采工作面中采出煤炭的各工艺原理和获得高产、高效、保证安全生产的优化组合及方法的一门学科。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采矿工艺的系统了解,加强学生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培养,以便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以前该课程是属于《煤矿开来学》的一部分进行讲解的,投入学时少。由于采煤工艺对采煤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所学知识都是他们今后直接从事的工作,如工作面的设计、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及措施、编制过断层、工作面安装或拆除特殊措施等,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着采矿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