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高中数学课本第一册 (上 )的研究性课题内容只有一个 :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相对于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重要性来说 ,安排得似乎太少了点 ,于是一些好的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出现了 ,如 :《洗衣机洗衣工作原理的研究性学习》等 ,取材独特 ,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同样需要研究性教学的渗透。如何把研究性学习运用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中 ,也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下面是笔者在等比数列习题讲解中的一次研究性教学活动过程。1 问题的来源题 1 在等比数列 {an}中 :已知a3=1 12 ,S3=412 ,求a1与 q。这是…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应该大力加强科技教育,但如果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却是不应该的,因为缺乏科学的人文教育与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都是残缺不全的教育,都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试题:(2012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卷第19题)设P为椭圆x2/25+y2/16=1长轴上一个动点,过P点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PA|2+|PB|2的值仅依赖于k而与P无关,求k的值.  相似文献   
4.
1 为什么要让学生反思数学学习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应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设法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才能让知识得到“同化”和“顺应”。但是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数学活动的探究性、数学语言的特殊性 ,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中学生 ,不可能一次性直接地把握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例如碰到问题怎么办 ?产生了错误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  相似文献   
5.
1 对一个问题设计引起的思考有位老师在引入余弦定理时 ,作了这样一个问题设计 :∠C是直角的三角形 ABC中 ,已知 b,c,A,怎样表示直角边 a?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意图为 :a2 =c2 - b2 =c2 b2 - 2 b2 =c2 b2 - 2 bccos A,因为这里 cos A=bc.看了以后起先也觉得很巧妙 ,但冷静地一想 ,让人觉得有种“从帽子里掏出一只兔子”的感觉 .试想如果不是教师事先已经知道了余弦定理 ,还会提出这样的结论吗 ?这与我们所期望的能使相关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加以推广应用”这一目标相反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  相似文献   
6.
1 情境再现在一次高二数学教研活动时,笔者听了一节“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的课.教学过程简述如下:(1)由椭圆与双曲线的统一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 l 的距离之比是正常数e的点的轨迹(i)当01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设集合M={(a,b)|a≤-1,且b≤m},其中m∈R.若对任意的(a,b)∈M,均有a·2b-b-3a≥0,求实数m的最大值.1主元思想就是把问题理解为一个变量的函数值在其定义域上恒大于或等于零,关键是求出这个函数的最小值,一般可以先研究这个函数的单调性.那么,以哪个变量作为主变量,应当是首先要确定的问题.1.1以a为主变量设函数f(a)=(2b-3)·a-b,则f(a)的  相似文献   
8.
一、提出问题教学应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觉察到问题的存在 ,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如大家知道45°,30°,60°等是特殊角 ,那么75°=45° +30°是特殊角吗 ?你知道cos75°的值吗 ?联想到分配律 :cos75°=cos45° +cos30° ,想一想 ,你认为这样对吗 ?cos(45° +30°)≠cos45°+cos30°.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是 ,直接探索cos(α + β)的公式 ,问题自然解决了.另一种思路 :能否利用特殊角去求cos75°,再去探究cos(α + β) ?二、建立猜想对学生来说 ,求出一个具体的结果似乎更有吸引力.如图1 ,∠C=90°…  相似文献   
9.
题目如图1,直线 y=kx b 与椭圆 (x~2)/4 y~2=1交于A,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 S.(1)求在 k=0,0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