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叶维廉先生在他的《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一书中提出:道家美学原是针对商周以来的名制而发,道家认为特权的分封,尊卑关系的订定,不同礼教的设立,完全是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发明,是一种语言的建构。为此,道家提供了另一种语言的操作,来解除语言暴虐的框限,让被压抑、逐离、隔绝的自然体(天赋的本能本样)的其他记忆复苏,引向全面人性、整体生命的收复。然而,名是从实而来的,语言的建构并不是等级产生的根源,所以道家颠覆语言的策略是射偏了靶子。  相似文献   
2.
中式大片自2000年《卧虎藏龙》上映以来,已有十年历史。以2007年为界,前期的影片曾一度陷入困境,2007年影片开始出现转折,展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007年以后的影片基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呈现出新的美学走向:融商业片的观众审美趣味和主旋律片的教化功能及艺术片的电影美学追求为一体,从"感目"的层次上升到了"会心"与"入神"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王朝闻的美学从思想渊源上而言,受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影响,这表现在:一方面,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两者的看法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在美学研究的方法上,两人都主张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然而,两人的美学又在对自然美的态度、文艺观以及文艺功用论上表现出差异。梳理两位美学大师的美学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两者的学术渊源及中国美学所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