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正>一、主体间性的哲学视域1.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史,从古希腊的"朴素"主体论到康德、费希特的先验主体论以及黑格尔的绝对主体论,其哲学论断从普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石油蜡及中间馏分作为主要组分,添加适合的辅料,通过分析测试和配方优化,研制出满足镁白云石新型耐火材料生产要求的脱模专用蜡产品,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揭示了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影响.主体间性视阈下,支架式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为教学问题"区间",以主体间关系为纽带,教师和学生自主建构教学支架和学习支架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课堂教学为合理情境,课程意识为理性前提,从教师开发课程、理解课程、表演课程的教学实践的视角出发,因循从教师的内心世界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实践策略来解读教师与课程的关系.认为“教师即课程”。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在教育史上有多种标准。教师职业观(以下简称教职观)的演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教职观意指法律规范的教师职能活动及其理想的社会性期待。教职观大致可以归类为三种:作为圣者的教职观,即视教职为天赋圣职;作为教育劳动者的教职观,即认为教师职业是一  相似文献   
7.
从角色职责走向专业素质——教师心理咨询素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现代社会越来越需求教师职业承担以往其他社会机构所应完成的职能。尤其是在21世纪——心理健康的世纪,教师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职能,应然地具备心理咨询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