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认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可能同步进行,而是逐步展开的,但最终将会实现从平衡到平衡发展的理性过渡。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这一过渡过程会相当缓慢。但是,如果通过一种非市场的力量即政府行为加以干预,则会大大加速这一进程。有关中央政府的作用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拟对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做一阐述。毕竟相对于中央政  相似文献   
2.
岳立  薛丹 《资源科学》2020,42(12):2274-2284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2005—2017年黄河流域沿线5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Super-SBM模型测算流域内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构建Tobit模型,实证分析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全流域的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上游最高,下游次之,中游最低,效率高值集中在西宁、郑州、西安、太原等省会中心城市和中卫、武威、鄂尔多斯等地区中心城市。②从Tobit回归结果来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促进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城镇化对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关系,外资利用和科技水平对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效率有负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明显。③从各影响因素作用的区域异质性来看,科技水平和外资利用对上游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游的影响有限,而产业结构升级对中游的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外资利用对下游的影响不显著。本文对提升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助推该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很快就在全国达成共识。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在现阶段政府推动作用不足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在完善政府职能、强化政府作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  高新才  张钦智 《软科学》2011,(10):74-77
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搜集2008年甘肃省及全国的相关各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全国及甘肃省、东中西部的资源系统指数、环境系统指数、经济社会系统指数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依旧比较低。  相似文献   
5.
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影响气候恶化的主要因素,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提高工业废气污染日益严重背景下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引入方向距离函数和ML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度量.发现:东部地区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考虑污染物后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不考虑环境约束下的情形.全国大部分地区工业生产效率受技术进步推动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Super-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域(西藏及港澳台除外)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利用GML指数对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构成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识别不同类型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发现:①我国大多数地区碳排放效率较低,未达到有效水平,且碳排放效率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②碳排放效率变化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变化引起的。③ICT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30个省域整体、能源富集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能源贫乏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岳立  曹雨暄  王宇 《资源科学》2022,44(6):1105-1118
评估能源政策的区域碳减排效应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对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能源政策对碳排放的效应评估;其次,将能源政策分为开发型和节约型政策,评估了两种政策的减排有效性和持续性;再次,通过构建含有交互项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能源政策对区域碳减排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禀赋情况将区域划分为东中西和能源贫富区展开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①能源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碳减排,在经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其中,节约型政策的当期减排效果更好,而开发型政策的减排持续性更强。②技术创新在能源政策的碳减排作用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可以提高能源政策对碳减排的积极效。③能源政策的碳减排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可依靠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政策的碳减排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碳减排效应不显著;能源富集区可在产业和能源消费的结构效应下发挥政策的碳减排作用,能源贫乏区的政策需与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发力。研究结论对中国能源政策制定和碳减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截取西部十二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横截面数据,选取衡量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水平的八项指标,按照多元统计原理,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从中找出了三个反映原始数据信息的公共因子,即发展享受性支出因子、基本生活支出因子和衣着支出因子,并以此对西部十二省、市、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省际差异及结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等院校经济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数学教学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章详细地分析了经济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明确提出了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能源利用效率、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以及KAYA模型,通过JJ协整可以实证检验能源结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等因素和中国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技术进步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强度长期内促进CO2排放,技术进步可以减少CO2排放。只有改变能源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等才能抑制CO2排放,创建绿色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