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岳继勇 《教育探索》2008,(10):124-125
大学生文明素养主要包含大学生的德性文明、智性文明、个性文明和显性文明四大系统。  相似文献   
2.
研究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的特点 ,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价值导向教育 ,并在价值导向过程中完成新时期中学德育任务 ,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学生价值导向 ,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学德育目的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指导 ,抓好理论把握运用 ,做好序列化、级进化、统一化 ,切实与学校德育的任务有机联系 ,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 ,既能充分享受到一个公民的权利 ,又能尽到应有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高职教师师德的产生和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下发(2005)4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我国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 在“十一五”规划的五年(2006年-2010年)中,我国将累计投入总额达270亿美元(约合21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新机制”给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带来了哪些挑战?对缓解农村中小学办学困难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为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实关注“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论构建缓解高校女教师压力的学校支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职业压力成了一个带有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而高校女教师由于其角色的转变,在教育教学生活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近期的一些调查报告表明,我国高校女教师的压力呈上升趋势,由此给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多,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隐患.本文从学校制度层面的建设与改革入手,力图提出为女教师营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的策略,以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高度认识教育,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教育发展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构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底《通知》发布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根据本地区情况积极开展工作。两年来,“新机制”已经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新机制”还有哪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新机制”能否支撑得起农村教育发展之重?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社会各国教育追求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我国创新型教师的创新特质包括以下要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强列的社会责任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职业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和个性修养.  相似文献   
9.
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的产生,使人们对事物间的联系、作用和相互影响等关系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运用“三论”对教学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