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中小学学校管理似乎太热衷于引进西方企业的管理化模式,过多地注重于“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2.
所谓中小学管理决策失效是指中小学管理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抵触,不能完全按原设计执行下去或决策执行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预定目标。由于在中小学管理中情况千变万化,因而管理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有不如人意之处,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败。即使是经过局部试验证实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也会如此。其失效可能存在于决策方案实施的全过程,依据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轻重可分为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作为一个现代中小学管理者,应能做出决策失效的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恰当的应对方略。中小学管理决策早期失效是指中小学…  相似文献   
3.
4.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领导、教师和学生三级不能协调统一、步伐一致地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情况。笔者认为要实施成人素质教育,必须要求领导、教师和学生三级并进,共同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因为:一、成人素质教育以领导为实施者。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在体力脑力同时发展的前提下,追求志趣的多方面发展,道德和审美的充分发展,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使人同时成为其身心发展的主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简单的“应试教育”,代之以“人生教育”、“社会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够在其漫长的…  相似文献   
5.
6.
在师生交往中会产生效应的偏差,弄清并矫正这些偏差,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直感效应偏差人们在首次交往中,会相互留下第一印象。它主要是人的直觉因素和情感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称之为直感效应。直觉的参与使直感效应只是对人的一种整体看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如一个人的谈话语气、举止风度等;而主观情感的投入则会使人们在开始接触对方时就感到喜欢他,或讨厌他,即“以貌取人”。由于直感效应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因此,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注意矫正这种偏差,不要将所“喜欢”的学生理想化,以免造成无谓的失望甚至苦恼;也  相似文献   
7.
据2001年第9期《上海教育》中《98与0》一文载,在课堂教学中,无学生提问、不敢提问,教师不善提出问题、缺少提问艺术,这是很多中小学课堂提问中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师生角色心理太强,对角色过分投入也会降低提问效果,其实中小学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和观察来了解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在提问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扮演一种“导演”角色,旨在导引、评定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扮演一种“演员”角色,旨在表现、推销自己。角色心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提问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所谓中小学教师换笔,就是中小学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文字输入、数字输入、编辑排版、打印等技术进行备课、统计学生成绩、编写资料,从而取代用笔在纸上书写,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各种信息的存储、传递、使用、加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教师办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