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巍青 《学周刊C版》2010,(5):106-107
早在1985年,淮北煤师院中文系、中教法教研室金海侠副教授依据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继承前人“评点法”的精髓,结合系统论原则和语文教学实际,创立了“文眼导读教学法”。此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藏眼”。它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也许它是个普通的词语,也许是一个优美的句子,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展开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地方。教师应把“文眼”作为一个板块来设计课堂教学,队点带面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使文本的精华成为课堂的精华,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虽然趣味性不足,但是文中隐含着许多口语交际训练点,如合理地加以整合、创编,给学生提供意想不到的训练机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口语锻炼。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今天“未来玻璃厂”要召开新产品新闻发布会,有请五位分厂的新闻发布人,介绍新产品——生(总厂长):各位记者,女士们,先生们(生齐笑,鼓掌),我是未来玻璃厂的总厂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产品新闻发布会。通过技术创新,我们五个分厂研制并生产出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是“夹丝网防盗玻璃……”这些产品质量优良,应用广泛,欢迎各界人士使用。  相似文献   
3.
崔巍青 《小学语文》2010,(11):30-31
众所周知,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中藏眼”,它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也许它只是个普通的词语,也许是一个优美的句子,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展开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地方。教师应把“文眼”作为一个板块来设计课堂教学,以点带面展开相关的教学实践,使文本的精华成为课堂的精华,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教师为了引出"天"字的教学,问学生:"你头顶上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头发."教师又问:"头发上面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帽子."教师再问,学生再答,从电灯到天花板、瓦片、树枝、小鸟、白云,绕了一大圈,就是绕不到教师心里想要的答案. 这则故事的真实性虽然无从考证,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其所揭示的不正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吗?如今的语文课堂,"问"字当头."问"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从问开始,以问完结束,问贯穿课堂的始终.而问题基本不外乎三种情况,即问预习、问结果、问水平.我们看到的是一问接一问的满堂问,却缺少学生独立、冷静思考问题的时间.如此千万次的问,不过是浮光掠影、隔靴搔痒.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就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问",在教学活动中,既普遍又重要.常言道:不学无以知疑,无疑则无以思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已渐入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教师们往往重视课堂,而忽视了课后的环节。我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课后巩固拓展的环节,设计了一项项特色作业。一个学期安排八次特色作业设计,每两个星期一次,主题分别  相似文献   
6.
<正>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目标评价定位在会读——读准古诗,会说——说出诗意,会写——正确默写,会背——流利背诵,忽略了古诗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不要把‘祖国’这样一些词像廉价的钱币那样塞给学生。”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那么,抓住了词语教学,就抓住了语文教学中根本的根本。小学中段,一般被称为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新课程中的“新课程”,这话从另一个层面道出了品德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诸多方面亟须探究、实践与完善。虽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材更有神采了,教学手段更先进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但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空洞说教等问题仍然存在。构建“高效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找到真正属于学生的品德生长点,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崔巍青 《学周刊C版》2013,(4):137-138
地方课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素材资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素材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此,素材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抓学生情感,使之形象化、艺术化、过程化、儿童化,真正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