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作文讲评中的“读”。即在讲评时要求学生重点读教师的“修改痕迹”及评语。鲁迅先生就曾提倡青年人应到作家手稿中去学习“该这样写”、“不那样写”的道理,而不只学习现成的作品。他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援引惠列赛耶夫的话说:“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说———你看———那,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学生认真阅读经过教师修改的作文也是这样,从中他们可以悟出“不那么写”和“该这样写”的道理。就…  相似文献   
2.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中学生更是如此。起草阶段完成的文章,往往是一个"毛胚",修改作文即是对这个"毛胚"的润色修饰。对文章进行修改,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是从修改意旨、更易事料(即取舍材料)、  相似文献   
3.
“多就少改”是目前批改作文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汉语大字典》对“就”的解释是:“迁就,依从。”“改”在这里不仅指狭义上的修改,还包括广义上的批注、评语。其含义是教师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少改,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原作。人们普遍认为,改得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相反,多鼓励、肯定、赞赏则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兴趣。正因为这样,“多就少改”被许多语文教学论著所采用,成为教师批改作文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很少受到怀疑。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写作教育经验。他以史学家的宽广视野考察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独到观点,主要有:文史并重、迎机善导的初学入门观;倡论文德、积养学问的主体建构观;言之有物、有补于世的文章美学观;注重整体、先后有序的文体训练观。虽说章学诚主要是针对八股文写作教学而言,但放在今天看,其贯通文史、博综诸学的写作教育主张仍具有深刻的普遍意义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