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张炜的《寻找鱼王》均关注成长主题,两者在书写主体的出走、主体的引路人及主体的成长遭遇时都有相似之处,但具体主体的出走年龄、引路人的引导方式及主体的成长结果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写作》课耗时多、费神气而收效甚微,这是许多写作教师的共识。尤其近年来的生源大战迫使一些职业学校不惜以低分为底线来招揽学生。这样的学生基础差到何种地步可想而知,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更属不易。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写作》课耗时多、费神气而收效甚微,这是许多写作教师的共识。尤其近年来的生源大战迫使一些职业学校不惜以低分为底线来招揽学生。这样的学生基础差到何种地步可想而知,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更属不易。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一、定好基调,上好写作第一节见面课“基调,就是贯穿全文的情感倾向和语言色调。基调的高低、强弱、隐显,能反映作者的性情与文章的格调。”它是指一篇文章而言的。其实上课也是这样,尤其是第一节和学生的见面课,一定要定好基调:是冷冰冰式的照本宣科还是以亲和力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成年礼在山西晋城一带又叫开锁、圆十五、圆(元)辫等,现在通称开锁,其仪式过程较为复杂,基本上由请神、戴锁、开锁、谢神四部分组成,同其他地方成年礼一样都是表明一个孩子的身份转变仪式,但因地域不同,文化传承不同,晋城成年礼又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回家"、启智等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他从低级到高级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萧红一生的三次婚姻正好体现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说。萧红第一次同汪恩甲的结合是出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包括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第二次同萧军的结合要复杂一些,有生存需求的因素在内,但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需求中爱的需求。随着萧红在文坛上声名鹊起,自主意识开始膨胀,为了赢得尊重,为了自我实现,她投向了端木的怀抱,这是第三次婚姻。可端木自私懦弱,对她并不尊重,而是置她于战火纷纷中不顾,最终使她孤独地死于香港。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许三观卖血为线索,把他一生中的各种苦难连缀在一起,从而使小说透露出一种人生苦难无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和作者余华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成年礼在山西晋城一带又叫开锁、圆十五、圆(元)辫等,现在通称开锁,其仪式过程较为复杂,基本上由请神、戴锁、开锁、谢神四部分组成,同其他地方成年礼一样都是表明一个孩子的身份转变仪式,但因地域不同,文化传承不同,晋城成年礼又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回家"、启智等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许三观卖血为线索,把他一生中的各种苦难连缀在一起,从而使小说透露出一种人生苦难无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和作者余华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