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制度,赢来全场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就这一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政策接连下发了五个文件。这五个具体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高校学子对如何具体实施这一重大政策的期盼。  相似文献   
2.
学生受到诚信教育的渠道和程度各不相同,主要依学校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诚信意识的熏陶决定.但大部分学生承认,除了与银行签署贷款协议时接受过诚信教育外,大学四年都很少接触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算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问题是落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基础,是影响政府、高等学校、受教育者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为社会各方面所广泛关注的问题。西方对教育成本研究开始于20世纪 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成本计算出教育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与我国的教育财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关于 WTOWTO是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其核心是《WTO协议》。它是成员国政府在制定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和做法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规则。它规定了成员国政府在多边框架内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规定了自由化的原则及可允许的例外。协议包括各国削弱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的承诺 ,及开放和保持服务市场的承诺 ,规定了解决争端的程序 ,并规定了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协议要求各国政府使自己的贸易政策具有透明度 ,方法是将实施的法律和争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变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52~2002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运行成本的数据,可以发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生均成本快速增加,但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生均成本缓慢提高;生均成本在短期内波动很大;预算外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员成本比例相对稳定。运用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模型并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对高等学校生均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实际生均成本在缓慢增加,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师比的提高,减缓了生均成本的上升;生均成本年度之间波动很大,原因在于学校收入的波动;伴随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预算外收入占成本的比重迅速提高;由于高等教育技术变化不大,高等学校运行成本中人员成本的比例长期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前高校财务方面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会有关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下面就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首先我热烈祝贺中国教育学会勤工俭学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并向长期在勤工俭学、校办产业一线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敬意。我讲三个问题请同志们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8.
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抓实做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1994年高校试行“并轨”到去年高校扩招,总的来看,“并轨”后收费政策执行平稳,缴费上学逐渐被社会接受,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并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也逐步突出。据教育部财务司1999年的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匕%-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5%。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采取切实措施,“决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始终是各地和各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尸*、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中央政府有…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教育决策与管理的需要推进了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计量。在我国还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情况下,目前只能按照成本会计原则,对现有会计资料进行调整,计量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对一所大学的案例研究证明,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计量学生培养成本是可行的,可以满足社会对学校成本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是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职工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加快发展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党和国家对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工作一直十分重视,通过立法和颁布一系列重要文件,采取对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建立校办企业周转金制度等优惠措施,扶持并推动了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