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学界认为宋初诗人已经普遍受到杜诗的影响,这种描述与事实并不相符.尽管宋代是学习杜诗的高潮期,但杜诗被确定为宋代诗人的诗学典范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杜甫在宋初诗坛还没有引起诗人的广泛注意,杜诗的崇高地位也没有确立.在宋初诗人中,只有王禹偁等少数诗人学习杜诗,但仍杂以白体,成就有限,而林逋等诗人只是受到了杜甫的隐约的影响.所以,宋初只是宋代学习杜诗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汉魏时期的广泛传播,对曹操诗歌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当然确定一种艰深抽象的唯心主义哲学对一位经历和性格都非常复杂的诗人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仅是持而未周的“一个偏见”。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遣兴五首》是杜甫乾元二年(759年)在秦州所作。但是,杜甫《遣兴五首》从内容上看多言长安时事,从叙述语气看,使用的是描述当前事件的语气,从内容、风格、体裁上考察,更接近杜甫的长安诗,而与秦州诗有明显不同。因此,《遣兴五首》当作于长安。从诗中的事件和物候描写判断,此五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秋。  相似文献   
4.
唐代教坊乐工既有乐户、民间乐工和胡人乐工,也有民间乐工挂名教坊。他们的身份不同,但主体是乐户,其身份以官奴婢和官户为主。教坊乐工的社会地位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的法律地位不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直接服务于宫廷,所以有时会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教坊乐工的经济收入由教坊发放的衣粮钱物、皇帝的赏赐、求乞所得、以本钱生利所得、在教坊以外演出所得几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5.
《围城》中的比喻,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超越前人的,取得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许多研究者著文论及《围城》用喻的特点。本文试图从喻体的角度对《围城》用喻加以分析,现论述如后。一我们认为,《围城》用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取喻于身边通俗琐屑事物,以产生一种幽默或讽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代诗人重视学习杜诗,使杜诗风格在宋代诗歌中得以重现。陈师道、陈与义、陆游等诗人学习了杜甫五言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苏轼、苏辙的诗歌学习了杜甫七言律诗老健疏放的风格。杜甫浑涵汪茫、雄浑悲壮的七言律诗代表了杜诗七律的最高成就,陈与义学习杜诗的此类风格最为成功。此外,苏舜钦、王安石等诗人学习了杜诗萧淡婉丽的风格。宋代出现了在风格上接近杜甫的诗人,这是这个时期学杜的最大创获。  相似文献   
7.
南宋后期最早活跃在诗坛的是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他们从晚唐入手的创作方法表示了宋诗向唐诗的复归。这个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文天祥和汪元量,他们是这个阶段学杜最有成就的诗人,也普遍有以诗存史的观念,在他们身上实现了诗歌从宗唐到学杜的转变。文天祥创作的集杜诗取得了较高成就,他的集杜入乐也是一个创新。宋末的其他遗民诗人如林景熙、谢枋得、郑思肖等,其诗歌创作也有学杜之处,但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不高。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崇杜、学杜的背景下,南宋诗人作诗喜用杜诗典故。南宋前期诗人普遍使用杜诗典故较多,陆游是两宋使用杜诗典故最多的诗人。南宋末年诗人使用杜诗典故较少。南宋对杜诗典故的使用,反映出宋代诗坛的崇杜、学杜风气。  相似文献   
9.
宋代的集杜诗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各具特征。北宋中期是宋代集杜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王安石在他的集句诗中大量使用杜诗,黄庭坚的集句诗也多使用杜诗。这个时期集杜诗的特征是在集句诗中大量使用杜甫诗句。南宋前期是宋代集杜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杨万里写出了完整的集杜诗。南宋后期是宋代集杜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宋代集杜诗的高潮期,文天祥取得了集杜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并开创了集杜诗入乐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唐五代宋初相当数量以富贵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催生了唐诗格和《二十四诗品》对诗中"富贵"的理论探讨,并由此催生了以宋人"富贵"批评的形成。"富贵"批评以"气象"论诗,着眼诗句或作品深层次的风神气貌,它上承唐人诗学批评中的物象理论和"体"、"格"理论,又涉及到文学批评中的形神关系理论,并认为适当用典是作品具有"富贵态"的必备条件,这是宋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求雅的理论表现。"诗能穷人"及与此内容相关的大量诗谶影响下的创作心理是"富贵"批评形成的心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