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地方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效发挥其作用是宪法的要求,也是构建法制国家的基础。地方人大在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地方人大的工作,应该更关注权力制约机制和执政党的科学执政。同时强化人大委员的职责,在全社会加强民主意识的宣传普及。  相似文献   
2.
肯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主要在冲破了传统僵化的体制和观念。并不于从财政上把后勤部门分离出去和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后勤。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学校。它改革的方向目前主要是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坚持开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能局限在手段和方法上的创新,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上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多元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元社会结构相适应,沿着传统路径进行拓展。在这种融合思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共产主义理想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应把培养符合现实需求的合格公民和好公民纳入其中,并把反"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逆目标进行控制,以适应当前各种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笔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后发工业化与先发工业化国家相比总体处于劣势,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我们自身所处的经济时空的特点和后发的艰难性,注意吸取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付出多倍于先发工业化国家的努力,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的互补和替代关系,加大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强度,才能在压缩的时空中变被动为相对的主动,实现渐进中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有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是共同共有,它具有不可分性。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国家作为所有者参予市场竞争,易产生主体的缺位或政企不分。但市场经济的特点又要求国有经济存在弥补市场的不足,所以国有经济存在的最佳领域不是竞争领域,而是非竞争领域。  相似文献   
7.
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在既定的贫源约束下,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产权决定国家是生产、经营、分配的中心,不能独立的企业产权决定了企业内无动力,外无压力,搞活国有企业的基本方向就是不仅赋予企业以产权,使国有资产要能通过企业产权进入市场。而且为了克服国有企业改为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团体内部各要素所有者的“道德风险”,还应构造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国有企业与其它国有企业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要素所有者之间的界区明确,进而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实现其保值与增值。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发酵,究其原因是,美国公共政策推动了金融机构把款贷给了不该贷的人,美国政府对利益诱导下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金融创新又缺乏监督,使各种有毒的金融衍生品散布到各国的各行各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导致了各主要经济体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深刻认识其特征和产生的原目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