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正>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这是该法颁布实施25年以来的首次大修。此次《环境保护法》呈现诸多亮点,其中关于加强环境执法、严格法律责任和鼓励公众参与的内容,加强了环境法规则的实在性,发挥了环境法作用的实效性,尤其令人关注。设立强制措施提高环境执法的有效性如今,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流域性的水污染和全国性的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其  相似文献   
2.
WTO与中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道德的考虑,WTO把与动物贸易有关的动物福利保护纳入了其规则体系。动物福利保护规则对WTO各成员的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对中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防止地表水污染的法律规定地表水是指地球内陆表面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池、塘、水库等积聚或流动的水体,地表水是相对于地下水而言的。关于防止地表水污染,《水污染防治法》第四章作了专门的具体的规定,该章的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重要保护区水体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同时要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和有关水体保护区的主管部门(如渔政监督管理机关)的同意。对于本法颁布前业已存在的老排污口,如其排放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面积愈来愈广,危害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而农村承包经营户则是污染农村水环境的最主要的主体。该文在评述农村几类主要水污染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农村承包经营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制度,归纳了农村承包经营户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这个总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依法治国,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用法律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环境权的三种确认与保障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环境法是环境权最有效的确认和实施保障方式,并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领域对环境权的法律确认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的分析入手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权与自然资源权两组概念进行区分,可在此基础上证明环境法和自然资源的调整对象、基本内容与中心问题的不同,从而证明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体系的相对独立性。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体系不是绝对独立的,两者具有协同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行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的产生、政府对外部不经济性环境行为进行干预的经济学基础两方面分析,环境法律责任的经济学基础是环境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基于此,政府必须利用法律责任对外部不经济性环境行为进行干预,甚至通过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对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高考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长方体(正方体),新课程标准中也多处强调了以长方体作为模型和载体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长方体(正方体)在立体几何中的解题作用.一、通过长方体理解点、线、面的位置关  相似文献   
10.
由于立法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突发环保事件的应急处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制定由宪法和宪法性文件的相关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专门章节规定、《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及其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组成的应急立法目标模式。由于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的立法积累和创新、完善,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其实施战略。由于现在急需具有可操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法律规定,因此有必要在宪法的框架内首先制定过渡性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