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改变课程教学观念,生成新型教学方式,促成主动探究。从2007年高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高考的能力要求都新增了“探究”一项。如何促成学生主动探究,逐步培养起探究能力?笔者觉得最有效、最具操作性的还是从课堂入手,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努力进行尝试:一、创设动态预习机制。二、搭建动态自主平台。三、完善动态作业形式。  相似文献   
2.
庄燕青 《文教资料》2014,(11):117-118
基于当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单薄的现状,凸显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还能促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文章认为。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展开感恩教育,强化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3.
诗,需要动眼看,需要动口读,还需要动手写,最终动心感悟。那么,动眼看、动口读、动手写、动心悟便是每一堂语文课的“诗意”。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它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当代人在传承当中不仅要关注其外延,更要重视其内涵。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而,在文言文教学当中不能忽视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庄燕青 《科教文汇》2011,(30):193-194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其就业问题引起了诸多关注。造成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经济、能力以及心理这三方面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